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位於台中的飛花落院推出2023冬季全新菜單「杪冬.暖食」,獻上寒冬中溫暖料理的全心全意。主廚精選引進各地高檔食材,精妙運用不同地域風味聚集堆疊。這個冬天就讓飛花落院用精緻餐點與絕佳美景,為生命注入絲絲暖流。

內容提供=飛花落院

杪冬,是農曆十二月的別稱,讀音同緲,亦是唐代詩人用以形容暮冬的優美詞彙。

飛花落院新菜單「杪冬」,以10道料理溫雅徐徐奏鳴,帶領味蕾穿越時空來到合掌村,感受白雪覆蓋在樹梢屋簷上、木屋內的深冬意象。隨著節氣進入凜冽寒冬,動物與植物都處於儲存飽滿能量的狀態,野菜在氣溫變化下特別甘甜,海鮮與肉類也有飽滿的油脂香氣。


飛花落院新菜單「杪冬」已為度過這個冬天準備就緒。(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飛花落院擁有全台最美的餐廳夕陽風景。(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主廚特選食材打造冬季菜單 兩大意象慢品寒冬佳餚

主廚引進冬天之王京都的聖護院蕪菁、超級食材菊芋、藏在冰河之下的圓鱈、宜蘭捕撈直送的野生明蝦、藥膳珍寶烏骨雞、日本A5和牛、紐西蘭國寶級黑金鮑魚等極致食材,精妙運用不同地域的風味聚集堆疊。

飛花落院帶著劇場感的桌邊說菜深受食客喜愛,2023年杪冬菜單亦分為兩大意象:前半場是「由指尖傳遞回身體的溫度與心意」,透過蔬菜濃湯、烏骨雞與和牛,以日本北陸冬季戶外酷寒與餐桌上暖意的對比展開序幕;下半場則以「豐富食材堆疊出內斂與飽滿風味」做為主軸,讓台灣、紐西蘭、日本不同地域來自高山與深海的豐美佳餚,宛如疊句詩般層層共鳴。藉由10道料理與精選茶酒的搭配,饕客在細品慢嚐之際,不僅可以感受各地物產深厚的脈絡與在地連結,更能跨越時空與地域的限制,透過料理融化杪冬的凜冽寒意。

隨著季節的更換,飛花落院在每個月的1日訂為蔬食日,當日全天提供蔬食料理,用原萃的蔬食讓身心偶而放鬆一下,讓蔬食料理美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杪冬.暖食上半場 指尖傳遞回身體的溫度與心意

蕪菁蔬菜濃湯

精進2.0版的蕪菁蔬菜濃湯用老母雞與聖護院蕪菁經4小時熬燉,以乾鍋悶燒的蛤蠣精華,加入生長緩慢、入口微苦咀嚼回甘的小松菜,再用多種蔬菜襯托雞湯濃郁的膠質,小小一口滿滿故事。


杪冬.暖食,蕪菁蔬菜濃湯。(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青花剝皮烏骨雞麵

烏骨雞文火熬煮,加入藤椒、荳蔻獨特辛香清醒嗅覺,直到雞肉的油脂與甜味融合成濃郁白湯,搭配日本素麵,微麻溫潤、暖心暖胃。


杪冬.暖食,青花剝皮烏骨雞麵。(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雪見松露和牛肉餅

油脂豐潤的日本A5和牛與松露壽喜燒完美比例調和,每日新鮮手打現做的爆漿牛肉餅,煎烤後的肉汁香氣油脂四溢,再淋上日本山藥磨泥、搭配月見溫泉蛋與滑菇的組合,讓人由指尖暖到心裡,回味無窮。


杪冬.暖食,雪見松露和牛肉餅。(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杪冬.暖食下半場 豐富食材堆疊出內斂與飽滿風味

鱒卵茄泥冬蔬

由15種冬季蔬菜組成的鱒卵茄泥冬蔬,主廚將帶著堅果香氣的超級食材菊芋,配上鮮甜Q彈的鱒魚卵與冬筍、生長在高海拔山區的塔菇菜與日本花菜,僅以海鹽與橄欖油調味,宛如在舌尖跳起小步舞曲,帶出各自的質感與清甜。


杪冬.暖食,鱒卵茄泥冬蔬。(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馬鈴薯洋蔥脆皮鱈魚

藏在冰河之下的圓鱈,肉質緊實油脂豐厚,是冬季深海的珍貴典藏,搭配山椒葉與銀杏,佐以味噌及入口即化的圓鱈,酥脆洋蔥下襯著慢燉洋蔥及奶香馬鈴薯,是一道寒冬中的暖心料理。


杪冬.暖食,馬鈴薯洋蔥脆皮鱈魚。(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月見甘露蝦子麵

宜蘭捕撈直送的野生明蝦外層裹上蝦肉製作的古法蝦子麵,是在500趴日銷近千份的明星料理;淺草甘露車海老淋上濃郁的松露和甘露汁,再鋪上烘烤蝦籽絕對可登上美味冠軍寶座。


杪冬.暖食,月見甘露蝦子麵。(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鮑魚牛蒡干瓢釜飯

飛花落院招牌釜飯對於形色味搭配一向極其講究,來到冬日版更是溫潤厚雅,選用千里過海而來的紐西蘭國寶級黑金鮑魚,口感彈牙大而厚實,在深冬海洋長出嫩芽的羊栖菜與鮑魚是大海恩賜,脆口牛蒡乾瓢的山青風味,小小一口彷如咀嚼山與海,豐富滿足。


杪冬.暖食,鮑魚牛蒡干瓢釜飯。(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手工草團蒙布朗、黑糖饅頭

甜點是餐食最重要的尾韻,飛花落院杪冬菜單特別設計了溫熱的甜點,冬季甘栗甜而不膩,細心熬製加入蓮蓉並以法式經典蒙布朗手法製作,搭配蔗香四溢的沖繩黑糖饅頭、妝點的金箔如冬陽般燦爛。


杪冬.暖食,手工草團蒙布朗、黑糖饅頭。(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飛花落院春節期間大年初二開始營業,特別推出「春節套餐」包含了主廚精心設計的「十三道料理」、「餐前氣泡酒」、「2樓茶空間品茶」,更準備了飛花落院執行長魏幸怡特地挑選百年竹藝品牌京都的「公長齋小菅御箸」作為此次春節伴手禮。


飛花落院執行長魏幸怡特地挑選百年竹藝品牌京都的「公長齋小菅御箸」作為此次春節伴手禮。(圖片來源:飛花落院提供)

審稿編輯:林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