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小米在穀穗發育及成熟階段容易受到麻雀等鳥類啄食,進而導致小米減產50%以上。根據農業部測試,小米在拔節期時搭設防鳥網是最持續有效的鳥害防制方式,防範效果達100%。

整理=編輯部

小米是台灣原住民族重要的傳統作物,穀穗發育及成熟階段容易受到麻雀等鳥類啄食,嚴重影響產量,若不加以防制,可能導致小米減產50%以上,影響農民收益甚鉅。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簡稱台東場)建議,採取適當的鳥害防治措施,是確保小米穩定生產的關鍵;目前多數部落之小米田區仍採用傳統人工驅鳥方式來降低鳥害損失,費工且成效有限,經該場測試以搭設防鳥網是最持續有效的鳥害防制方式,防範效果達100%。

小米穗嚴重遭受鳥害。(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小米拔節期即可裝設防鳥網 有效防制鳥害、避免鳥類纏繞死亡!

台東場說明,防鳥網搭設有幾個要領及注意事項,首先要注意搭設時機,因為小米抽穗期至成熟收穫期均易遭受鳥害,一般驅鳥工作於小米抽穗後就要開始進行。然而抽穗期植株已抽高,此時搭設防鳥網容易造成植株受損,同時也影響搭設操作的靈活性,因此建議提前至拔節期(莖桿抽長階段,約播種後30~40天)搭設防鳥網。

其次是搭設方法,防鳥網搭設以粗竹竿或錏管作為支柱,長度約240公分,插入土中30~40公分深,間距4公尺,田區四邊的支柱向外拉,以棉繩或鐵絲固定,增加強度。支柱頂端套上管帽,以棉繩縱向橫向依序串連每一支柱,並拉緊固定。最後覆蓋尼龍防鳥網,鳥網需將田區完全覆蓋且四週平貼至地面並固定。防鳥網尺寸需大於立體田區之表面積,長寬各預留6公尺。建議選用PE材質無結的防鳥網,網目大小 1.5公分x1.5公分,可有效防制鳥害,且不會造成鳥類纏繞死亡,避免觸犯野生動物保護法。

此外,防鳥網搭設完成,應確認鳥網沒有破洞,地面接縫處也無缺口,確保鳥類無法鑽入;如有颱風警報預計強風來襲,應提前卸除鳥網,避免整件毀損。

台東場製作防鳥網搭設教學短片。(影音來源:農業部提供)

防鳥網架設成本比傳統人工更省錢!

最後則是成本分析與補助措施,傳統人工趕鳥,以一天工資1,200元來算,驅趕40天需48,000元,若面積增加,2人驅趕則需96,000元;而搭設防鳥網每分地,材料加工資約30,000元,所有資材又可重複使用,成本相對節省。

另外,農業部農糧署已將防鳥網設施納入補助項目,有需求之農友可向農糧署各區分署洽詢。台東場表示,若農友有小米鳥害防制相關問題,歡迎逕洽該場雜糧研究室(電話:089-325110轉4650),研究人員將竭誠為農友服務。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山胡椒發芽率從10%提升至70%!花蓮農改場攜手秀林鄉公所推動山胡椒產業發展
花蓮豐濱「阿美族貓公部落」的珍貴智慧!用野菜季節曆傳承飲食文化和生態知識
ESG STORE平台正式上線!農改場攜手企業共同推動原住民ESG永續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