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力》創業調查揭示創業資金準備重要性,專家建議631比率穩健配置資金,並運用政府貸款與補助資源,保障創業成功率。
採訪・撰文=林玉婷
創業資金該準備多少?《食力》2023年「你想自己創業當老闆嗎?食創家創業大調查」顯示最多人(21.5%)認為至少該準備101~300萬才能創業。但是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任委員謝戎峰建議創業前必須先評估「產品、人才、市場」,了解產品距離商業化所需時間及開發成本,組建團隊的人才規格、分析市場區隔與飽和度等。因此在思考資金部分,就創業類別、市場定位及個人計畫而定有不同標準。
創業資金配置 學會631黃金比率
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總顧問李培芬表示,絕多數人以為創業只要第一桶金,結果第一年就把錢花完了,「代表你準備的錢,其實結構上是有問題的!」李培芬建議採用「631黃金比率」,假設準備200萬要創業,6成(120萬)放在開業用,稱之為「啟動金」,3成為「週轉金」,1成為「準備金」,也就是用來分攤風險的,如果得要動用到準備金,就需要思考要不要退場,這是比較穩健的資金配置方式。
把事業當作有機成長體 思考投資回收期
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則認為,思考創業資金時不是只是一個定數,而是要把企業想成是一個「有機成長體」、要有開連鎖店的規劃,若要開一間實體餐廳的話,要先評估開一家店的費用,然後準備好至少開三家店的資金。
林剛羽說明,假設你的投資金額1000萬,每個月的淨利是20萬,那就是50個月會回收,「但是以現在的餐飲環境的競爭性來說,我們都會建議你做任何的投資,都應該把回收期抓在30個月內,也就是兩年半要能夠回收才能撐過去。」林剛羽提醒,尤其是餐飲一直有很大的流行性,就算現在開的是大家很喜歡的酸菜魚、漢堡排,可是怎麼確保5年後大家都還是吃這個?所以如果把回收期拉到超過3年以上才會回收,其實風險都很高。
創業資金從哪裡來?3F之外還有什麼資源?
《食力》調查預備的創業資金主要來源,約8成者選擇以個人儲蓄來投資,各3成選擇向銀行貸款、親友或股東投資。而通常創業初期會投資你的人,業界簡稱「3F」,指的是Family(家人)、Friend(朋友)、Fool(傻子),基於情誼與信任願意支持你創業。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吳永強表示比起自己在40多年前創業時採用標會以及朋友合資方式,現在的資金取得相對容易,政府也相當鼓勵創業,可多運用政府資源。
謝戎峰表示在創業資金部分,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就提供了許多投資、融資、獎補助資源方案,例如為了支持青年創業,有「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另針對創業貸款在100萬元以下的申請案以從優、從簡、從速三大原則提供融資優惠。如同謝戎峰所形容「錢就是企業的血,不能讓金流中斷!」創業得要氣要夠長、血(錢)要夠用,氣血循環順暢,企業經營也才能永續。
食農餐飲科技創投與加速器「扶田資本」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瑞弦則表示,相較於一般創業,新創公司(start up)的特質是有高度成長性、能解決整體產業大的痛點,且可能可以在5~10年之內有高度成長性,以及商業價值,因為需要投入技術研發和教育市場的時間較長,雖然失敗率可能比一般創業更高,但是若有技術創新,也更可能吸引投資人。
創業資源多 但仍不能忘記初衷
創投更看重創業者對於事業的規劃與承諾,「通常投資人會看到這個團隊有沒有財務規劃,通常會對投資人來說比較有信心,但若是說只拿投資人的錢、但自己不願意投資,那如何讓投資人有信心?」陳瑞弦表示,創業資金可以有很多來源,但是建議創業家還是要清楚自己的事業定位,不能為了找錢而迷失自己的方向,例如取得政府的創新研發計畫補助,但是得要該計畫做的內容真的能幫助事業發展,否則就可能因此而脫離軌道。
「如果你是被任何一個東西牽著鼻子走的話,那就可能不會是你原本去募這個資金的本質,簡單來說就是不要為了找錢而找錢,應該要符合你自己本身的事業發展方向的資金,才會是適合的資金來源。」陳瑞弦提醒。至於如何選擇投資人?理念契合、能協助帶入或整合資源的投資者會是合適的對象,但也必須跟投資人保持健康的互動關係,公開透明坦承地溝通與互動,才能讓事業一起走得長久。
【本文出自食力Vol.33季刊《你是靠夢想還是想像力創業?飲食創業不走冤枉路的生存之道》】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NAKA Taipei用調酒混搭 突破手搖飲店營收天花板!四位年輕人的創業故事 如何把夜店氛圍帶入手搖飲界?
▶非專科出身就不能投入飲食創業嗎?仁和鮑魚養殖場、O卡桑木耳飲、饗麻饗辣是如何跨業經營開拓新戰場?
▶糖霜餅乾創業成本需要很高嗎?器具設備就得至少抓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