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豬肉從運送至後續分切、展售到消費者購買回家,都是處於室溫狀態下,且在屠宰後的體溫約在37至38度,採開放式運送則豬屠體的生菌數會大幅度增長。

撰文=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豬肉是最常食用的肉品之一,民眾又常有溫體豬最好吃、最新鮮的迷思,所以到市場購買溫體豬是許多家庭主婦的優先選擇,根據調查,溫體豬的市佔率高達7成,除了豬肉以外,相關肉製品只要標榜溫體肉製作,也深受民眾的喜愛,但這種日常的購買習慣卻隱藏著食用安全的風險。

豬肉的屠宰時間在晚上,屠宰後由肉販業者運送回市場,運送的車體又常使用沒有遮罩的貨車。從運送至後續分切、展售到消費者購買回家,都是處於室溫狀態下,這就可能產生衛生管控的問題。由於豬在屠宰後的體溫約在37至38度,在台灣炎熱的環境下,若採開放式運送,到傳統市場後也暴露於室外,再經分切與展售,豬屠體的生菌數會大幅度的增長,這樣會造成豬肉的品質下降,影響肉乾成品狀態以外,還可能會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險。因此,在挑選豬肉產品時,要特別留意衛生環境問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為什麼豬肉必須全熟,而牛肉可以三分熟?
台灣饕客近期最愛的「低溫烹調豬肉」是什麼新玩意?
【廣編特企】用「三觀」挑出好豬肉!認識標章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