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野蓮從採收到包裝、出貨,都是亟需人力的手工農業,在農工缺稀、農村老化的情況下,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野蓮自動包裝機」已開發完成,待技轉成功將有助野蓮產業。
撰文=張語屏
被稱為「家庭救濟菜」的野蓮,正式名稱為「龍骨瓣莕菜」,也是高雄美濃特色農產品,一年裡會在冬夏採收,穿著青蛙裝在夏季高溫、冬季寒冷的水中工作已不容易,收成後還需人工清洗、包裝等作業,相當耗費體力與人力。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農改場)研發「野蓮自動化包裝機」,收成後可自動捲收野蓮,放入塑膠袋內並自動封口,後端自動化作業節省一半包裝人力需求,期待技轉成功,讓野蓮在農業機械化產業成熟發展更進一步。
自動包裝機已申請專利,積極爭取業者媒合技轉。(圖片來源:農委會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野蓮生長速度快 是地方重要經濟也是餐桌救濟菜肴
野蓮原本為野生長在美濃中正湖(中圳埤)裡,葉柄隨水面深度而生長延伸,可達2、3公尺。早年中正湖水質清澈,野蓮因此大量生長,後來經馴化栽種,在夏季生長每2個月就可採收,一年下來可採收3到4次。由於在水中生長,不易受天候影響,只要水質優良都有良好收成,因此成為夏季颱風、冬季寒害葉菜災損的市場代替作物。
野蓮也是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美濃菸葉產業受創沒落後的替代經濟產品,成為白玉蘿葡及小蕃茄以外的新興農作物,因此常見在客家餐點、熱炒店野蓮料理。而因野蓮採收過程辛勞,特別在美濃地區農工缺稀,若能節省包裝人力,在出貨時將能更加快速,對地方農業也有所助益。
已研發全台首創可將野蓮「捲起來」的包裝機器
高雄農改場場長戴順發表示,野蓮包裝機包含「捲動部」、「吸袋部」、「套袋部」、「熱封部」等結構,配合PLC程式(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讓野蓮可自動捲曲成環形,並能自動裝袋及封口。操作上只要將野蓮放置於承載台位置,按下開關機器即可自動吸取並撐開包裝袋、收捲、投入包裝袋與封口,完成野蓮包裝的一貫化系統作業。
長達2至3公尺的野蓮,從捲起到送進袋內、封包,都可透過機械自動化作業。(圖片來源:農委會高雄區農改場提供)
技術轉移中 期待業者聯繫
「野蓮包裝機是全台首創,可將綠色麵條般的野蓮捲曲的機器,已取得台灣專利。」戴順發透露目前正積極辦理技術轉移,期待在短期內量產上市應用,提供農民使用,為農民節省包裝作業時間,也能協助地方產業發展。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溫室裡的「跟屁蟲」!「電動智能跟隨農地搬運機」解決農業缺工、搬重物與廢氣污染問題
▶美濃農會超市變身「未來超市」 實現產地到餐桌的食農小旅行
▶解決農業缺工、老化問題 高市府農業局成立「機械代耕隊」 省時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