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韓食文化大舉入侵,韓國餐飲品牌相繼進軍台灣市場,在台灣開店時間久的華僑經營韓式烤肉店首當其衝,容易因為口味已經充分在地化、背上不道地的負評,而黯然閉店。但直接引進韓國品牌就比較好經營嗎?

撰文=進口業者韓玉食堂(化名)

當韓國當地品牌挾著專賣店的「know how」,大舉入侵台灣市場,很多昔日由華僑經營的台灣韓國餐廳都直接受到衝擊。其實不少華僑開的韓國餐廳,口味已經充分在地化了,但過度在地化的結果,反而落入「口味不道地」、「跟韓國口味差很多」等負評。

於是當「真的」(在韓國當地有見過,被引進來台灣的)韓國專賣店品牌進場後,瞬間讓很多台灣本土韓國餐廳失色,流失不少客人。

韓國烤肉品牌賣的不只是烤肉還有在地氛圍

但韓國品牌真的是萬靈丹嗎?

韓國進口品牌的烤肉店,最元祖的應該是坐落在基隆路與信義路的「honey pig」,輝煌時24小時營業,排隊人龍不間斷,而我當時與韓國籍的經理在店內一同用餐。看著窗外,他說「看到客人們都在外面排隊等待用餐,心裡真是感到不過意不去」;位於西門町的麻浦海鷗烤肉店1號店,也曾經是人潮滿,一位難求。

韓國烤肉店販賣的不只是烤肉,也販賣韓國在地的氣氛:韓國的餐桌、排煙設備、碗盤、裝潢等一同引進。甚至輔以啤酒混燒酒的調酒表演、代客烤肉等服務都是賣點,可為何黯然閉店的店家也不在少數,而真正能長存的韓國烤肉店也並不多呢?

韓式烤肉店龐大的經營成本有哪些?

我認為這是烤肉店居高不下的經營成本,來自於:

1、可以持續添加的免費小菜:不論是泡菜(不論是韓國產或台灣產)、魚板、海帶芽、蘿蔔片等常見的韓式小菜,均是免費供應,累積起來是龐大的成本。

2、生鮮蔬菜是時價,甚至移植至台灣生產的芝麻葉也有不少店家做免費供應。

3、毛利有限的肉品:肉品的批價沒有甚麼議價空間。

4、內外場人員的人事成本:代客烤肉、燒酒表演需要大量人力;多樣的小菜入小菜碟、烤肉相關的蔬菜、醃醬、醬料等,也伴隨而來相應的工作量。

5、環境的維護成本:大量的油煙累積也讓環境品質隨時間經過而下降,不論是對工作人員還是對客人都會造成不適,觀感不佳的話不容易回頭消費。

6、唯一較好的毛利來自酒水飲料:但台灣人不像韓國那樣嗜酒,韓國一桌可以喝掉10幾瓶啤酒燒酒,在台灣至韓國餐廳用餐,頂多開個一瓶來應景,結帳時一桌僅寥寥無幾的燒酒、啤酒,獲利有限。

要克服以上,得要有人潮的地段來支撐開銷,這又代表租金成本高昂。

降低成本為經營優先考量 間接導致供應商競爭激烈

因此台灣的韓國餐廳,莫不以降成本為優先考量,也間接導致韓式餐廳的供應商競爭激烈。但買得便宜,採購韓國核心原物料具有成本優勢,就能成功經營一間韓國餐廳嗎?

有幾間進口商都直營過餐廳,但最終也是閉店收場,成本具有優勢,也不等同能順利經營一間韓國餐廳。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韓式餐飲在台發展想成功? 跟上流行、供應鏈穩定、菜色多元 缺一不可!
韓食市場商機大!個人品牌與餐飲集團該如何兼具韓式道地感又打造獨特性?
韓食市場熱不代表能貿然搶進!4大風險決定你是否會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