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基改,從來沒有影響人體健康的問題。基因本身就是蛋白質,吃進這些轉殖入抗蟲、抗病基因的玉米或香蕉,經唾液、胃腸裡的酵素一路消化分解,最後化為營養素被吸收。所以,我們真的無須擔心基改食品的安全性!
撰文=食力企劃
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糧食必須再增產60%才足以滿足全人類。但氣候暖化各地天災不斷,從乾旱、水災到海平面上升土地鹽化,農地環境日益惡劣,基因改造技術應運而生,透過降低病蟲害與適應不同氣候環境的能力來提高糧食生產量。基改技術的發明立意良善,為什麼你卻擔心排斥基改食品呢?
你聽過這樣的說法嗎?「基改食品含有基因,所以不安全;非基改食品沒有基因,所以很安全。」國立中興大學食安所助理教授林信堂以一則常見的消費者迷思為例,說明國人對基改食品的恐懼大多來自於以訛傳訛。
國立中興大學食安所林信堂助理教授表示消費者應建立正確的食知識,不要因為謠言而對基改食品產生無謂的恐懼。
面對基改爭議,想捍衛「食」權,必須先具備正確的知識才能判斷真偽。為此,食力傳媒與美國黃豆出口協會於2019年9月11日舉辦「基改迷思解密,專家告訴你」論壇,第一場《基改食品面面觀》由中央研究院余淑美院士與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明汝教授剖析基改技術的重要性與國內基改食品的安全評估及管制,希望為國人帶來正確的基改食品知識。
中研院院士:我們真的無須擔心基改食品!
「基改,從來沒有影響人體健康的問題。基因本身就是蛋白質,吃進這些轉殖入抗蟲、抗病基因的玉米或香蕉,經唾液、胃腸裡的酵素一路消化分解,最後化為營養素被吸收。所以,我們真的無須擔心基改食品!」研究作物改良長達30多年的余淑美單刀直入地打破民眾對基改食品糾結已久的食安迷思。
中研院余淑美院士以生物科技改良作物為題,分享基改的貢獻與存在的重要性。
余淑美以大眾熟悉的蕃茄與向日葵為例指出,以前的蕃茄很小顆、向日葵長得如同路旁小野花;後經人類利用傳統育種技術,改造作物的基因,才有現在形形色色的蕃茄品種和花朵如鍋子般大的向日葵。
但傳統育種方式就代表很安全嗎?殊不知,除了長時間等待作物基因的自然突變外,以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提高基因突變機率,加以改良作物,亦是傳統農業採用的育種方式之一。
「尤其,傳統育種技術無法掌控基因突變的隨意性,失敗率高,培育符合期待的新品種,如抗病、抗蟲、抗旱或增添新營養成分等要求,至少需要7~8年;相反的,運用基因改造技術準確性高、效率高、可縮短時間至2~3年,還能克服種源不足的問題」,余淑美再次強調基改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有時候,基改技術反而能幫助農民
站在不同立場角度看待基改作物,也有迥然不同的意義與價值。
余淑美表示,對農民而言,一旦木瓜感染輪點病毒,栽種心血全部化為烏有。若不採用基改木瓜,農民必須噴灑大量農藥或採掛蚊帳方式,防範芽蟲帶來輪點病毒;但目前因為台灣不能種植基改作物,所以農民每逢颱風侵襲,蚊帳全倒光,且每隔幾年就需更換蚊帳,不僅提高農民成本,還有蚊帳回收的環保問題。
我國政府採「實質等同」原則來審查基改作物
陳明汝指出,對政府而言,把關食品安全是最大的責任。所以,未經中央主管機關「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與查驗登記、核發許可文件的基改作物是不能作為食品原料。
陳明汝進一步表示,台灣對基改作物的審查原則是「實質等同」,即比較基改作物裡的營養成分、DNA基因與傳統食物是否相同;如果結果一致,代表基改作物與傳統作物一樣安全;在安全性評估方面,審查重點包含:產品的關鍵營養成分及轉殖基因的毒性、過敏誘發性和抗生素標識基因…等風險評估。
國立台灣大學動科系陳明汝教授以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評估為題,說明基改食品安全相關規範、我國基改食品管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
我國標示規定嚴格,消費者可細看標示選擇
「台灣對基改食品的審查法規,不僅與國際同步,甚至還更嚴格。比如玉米糖漿、大豆沙拉油等不含DNA基因與蛋白質的高層次加工品也需標示,全世界只有我們有這項規定。」陳明汝再以「非故意慎掺入的定量檢驗」標準為例,日本是5%,台灣為3%,只要食品中的基改成分含量超過3%,就必須標示為「基因改造食品」;另外,台灣強制規範基改食品一律必須標示,美國則無強制要求。
所以對消費者而言,你可以根據食品包裝上是否有「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字樣標示,自由選擇是否購買;而不是帶著「錯誤偏見」排斥基改食品,這才是保障自己「食」權的正確態度。
【本文由美國黃豆出口協會委託製作】
▶【食聞】基改食品真的沒人敢吃嗎?2016年有上百位諾貝爾獎得主連署支持
▶【食專題】紛擾20年 基改作物大揭密
▶基因改造是什麼,能吃嗎?關於基改,你最想問的答案通通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