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餐廳單人訂位需求上升,如何調整設計與服務迎合Z世代及千禧世代,並反映疫情後的社會變遷與新消費趨勢。
撰文=陳育晟
餐廳裡家人、朋友、同事杯觥交錯的畫面,即將式微了嗎?
總部位在美國的全球線上餐廳預訂平台OpenTable,最近發布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內美國餐廳單人訂位上升29%。
而且這現象在全球多國都持續攀升,例如英國、德國,光是2024年也分別成長14%、18%。至於近年本就流行一人用餐潮的日本,也從6年前的18%,持續成長至目前的23%。
這股風潮和年輕一代的新思維,有密切關係。
單人用餐風潮崛起:新世代的自我享受
68%的Z世代(普遍指1997年後出生者),以及目前多處在3、40歲的千禧世代,過去一年曾在餐廳獨自用餐。而且,這當中有6成以上的人,2024年會繼續這樣做。
是大家越來越孤僻了嗎? 其實,應該說,大家越來越能享受獨處,而且覺得即便只有自己一人,也值得被呵護,值得好好吃頓飯。
OpenTable執行長舒迪(Debby Soo)認為,這種趨勢,是受到疫情時遠端工作推動,是一種自我愛護、自我照顧的行動,也是真正享受自己的陪伴。
過往,一個人用餐,容易被貼上「孤僻、奇怪」等標籤。但研究單獨用餐的賓州州立大學教授瑪提拉(Anna Mattila)認為,疫情後,社會規範已大幅改變,人們看到獨自用餐者,不再一定認為他是孤獨的人。
此外,家庭型態的改變,也造成單獨用餐崛起。品牌行銷專家史黛匹克(Aisha Stapic)觀察,日本單身家庭在2022年佔比38.1%,但隨著單身人口增加,2040年時,單身家庭將佔40%,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現象,就連婚姻觀念較為保守的中東地區也是。
單獨用餐的客單價甚至比聚餐多!餐廳如何因應此趨勢?
過往很多餐廳對一人用餐者往往較不友善,但,現在其實觀念該改了,因為調查顯示,餐廳招待這些單獨用餐者,其實更有利可圖。
OpenTable數據顯示,單獨用餐者,平均消費比呼朋引伴的用餐者高48%,每餐達84美元(約合新台幣2689元)。
因此,不少餐廳著手自我改造,因應此風潮。像是紐約東村高檔素食餐廳Avant Garden,就請顧問團隊重新調整菜單,並在店內新設一張大桌子,供獨自用餐的顧客使用,甚至還規劃65美元、有四道菜的一人套餐,而顧客點雞尾酒時,調酒師還會特別在桌前調製。
另外,由於Z世代、千禧世代對獨自用餐較不排斥,OpenTable也建議餐廳應該要瞄準這兩個世代特性,在行銷時真誠溝通,保持品牌獨特性,也要投資社交媒體,因為他們每天花費在上面的時間,最多可到4小時。
而在瑪提拉的研究中,也發現餐廳若增加角形設計、播放慢速音樂,將有助於獨自用餐者在餐廳內得到較好體驗,不會讓他們看到圓形與空間的連接特性,就想到團體,並意識到獨自一人。
如果實在沒有預算重新裝潢,在平面或影片廣告內採用角形元素,或是把食物變成角形,像是提供方形、長方形的披薩,也能為獨自用餐者的體驗加分。
然而,並不是每一家餐廳都敞開雙臂歡迎獨自用餐者。CBS就指出,倫敦米其林星級餐廳Alex Dilling at Hotel Café Royal,八道菜套餐要價215英鎊(約合新台幣9038元),網站就不接受少於兩人的預訂,而且去(2023)年還曾經針對單一顧客收了兩份套餐費用,引起爭議。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評論家奧洛琳(Marina O’Loughlin)甚至還對該餐廳的決策深表贊同,並稱「這些單獨用餐者,絕大多數都是無趣、自命不凡的人。他們負擔得起。」
這顯示,社會對一人用餐仍莫衷一是,部分人的觀念,還沒跟上時代的腳步。
【本文獲商業周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看準40歲以下愛獨自吃飯,餐廳搶推一人套餐,米其林也跟進嗎?】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吃到飽到一人食!燒肉業者該如何決定供餐模式?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單身商機」成餐飲業競爭熱區、犒賞性質的個人化餐點成關鍵!
▶一人吃飯不孤單,是流行!隨疫情而茁壯的「獨食商機」
▶誰說一個人不能吃麻辣鍋、燒烤?網友推薦:10間適合獨食的美味餐廳
▶米其林綠星餐廳入新厝,盤點山海食材端島嶼共融菜色
▶嘗川菜不再配鼻水眼淚,師承成都米其林一星的溫柔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