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因應菇農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成功研發出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整合桶槽和控制模組,具有智慧發酵功能,與傳統戶外堆肥製成相比,節省40%翻堆的步驟,達到75%省力和省工的效果。

整理=編輯部

勞動力短缺是許多農業面臨的共同問題,但菇類產業的規模與一般農業不同,缺工影響更為顯著。為此,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成功研發適合新進農業青農使用的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減少堆肥翻堆作業的人力投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簡化現代化農業操作。

堆肥裝置整合桶槽和控制模組 節省40%翻堆處理

農試所說明,新開發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包括桶槽和控制模組,因其具智慧發酵控制,並可搭配機械動力操作,相較於需要多人共同操作的傳統戶外堆肥製程,節省40%翻堆的步驟,達到75%省力和省工的效果。

除了在菇類產業上的使用外,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同時可廣泛應用於其他農業領域;例如在蔬果栽培的堆肥製作中,該裝置能有效提升發酵效率,減少人力投入,使現代化農業操作更為簡便。此外,該裝置亦適用於有機農業堆肥生產,以促進環境友善型農業的發展,並推動農業剩餘資源物的再利用。目前該創新技術已獲得我國新型專利,且已與一家廠商完成技術移轉。

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實體圖。(圖片來源:農業部提供)

農試所強調,小型菇類堆肥發酵裝置由於操作簡單,特別適合小規模農場以及農業職校學生和一般民眾的實作教學,參加者可以親身體驗堆肥發酵技術,並參與菇類及其他農作物的栽種過程,有助於食農教育的發展。未來期許該項技術將為永續農業提供多元應用,以提升社會對友善農作的認識與關注。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超過1000個雲端食譜、廚餘8小時變堆肥!為了滿足永續與解決缺工 食品產業有哪些新解方?
檸檬皮渣青貯化添加作為牛飼料 讓牛肉賦予天然檸檬新滋味!
排泄物能發電還能變現!牧場如何將糞尿變燃料、升級綠電創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