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腸道菌相」是腸道內菌種的組成與平衡,一旦失衡,將影響營養吸收與脂肪代謝,容易引發慢性發炎與內臟脂肪累積,不利於體態與健康維持。要改善腸道菌相,可經由益生菌、益菌生與後生元的共同調節,平衡菌群、活化代謝,幫助身體打造良好代謝狀態,養成不易發胖的體質。
撰文=食力企劃
別以為外表纖瘦就代表有健康體態,有一種隱藏在體內深處的敵人「內臟脂肪」,它不像皮下脂肪看得到摸得到,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更難纏也更危險,不僅會讓腰圍變粗,更可能引發一些慢性疾病風險。而近年研究發現,「後生元CECT8145」能改變人體代謝脂肪的方式,成為促進代謝的新動能,同時也是預防慢性疾病的潛力新星。
內臟脂肪:體內隱藏的健康危機!
內臟脂肪是包覆在肝、腎、腸等重要器官周圍的脂肪,有保護、穩固內臟的功能,但若是囤積過多,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量減少、代謝變慢,再加上精緻飲食及長期壓力,容易造成腸道菌相失衡,進一步引發慢性發炎反應,而發炎會讓身體進入備戰狀態,開始囤積脂肪,當內臟脂肪囤積過多時,便會使腸道菌相失衡、釋放大量促炎因子,惡化發炎反應,形成「腸道菌相失衡 → 慢性發炎 → 囤積內臟脂肪」的惡性循環。這不僅會使得體態發福,更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心血管、脂肪肝疾病等風險,健康亮紅燈。
覺醒腸道菌相:後生元為腸道健康開啟新選項
研究發現,腸道菌相的平衡及穩定有助提升脂肪代謝力。好腸道的養成,可以藉益生菌、益菌生和後生元搭起的「三重防線」,聯手打好代謝基礎、遠離脂肪囤積。益生菌是能在腸道定殖的好菌,益助健康;益菌生則是好菌的營養來源,幫助它們茁壯;隨著對腸道菌的研究越發深入,科學家也發現,熱去活(熱滅活)的益生菌或是益生菌的代謝產物-「後生元」,雖不具活性,卻仍能發揮調節代謝、抗發炎、強化腸道屏障等保健功效,也正因為後生元不具活性,而具有穩定性高、耐高溫易保存、耐酸鹼的特點。三者搭配,共同守護腸道生態穩定,促進代謝健康。
後生元CECT8145,啟動「代謝優化」連鎖反應!
特定菌株的後生元能改變脂肪的代謝方式,像是後生元CECT8145,實驗證實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如同「代謝管理師」一般,傳遞訊號通知腸道細胞,再由腸道細胞把代謝訊號傳給肝臟,讓肝臟開始調整脂肪的代謝方式,執行少囤積、多分解的指令。後生元CECT8145就像個任務推手在旁邊不斷提醒和催促,讓脂肪代謝的流程更加順暢、更有效率!藉由此機制,身體能更有效對抗內臟脂肪,由內而外改善健康狀態。
持久穩定維持好體態,從腸道開始升級!
無論是外瘦內肥的泡芙人、飲食失衡不忌口的美食主義者,或是更年期後脂肪趨向堆積在腹部的年長族群,都是內臟脂肪喜愛的高危險族群,越早開始調整腸道環境,就越有機會擺脫內臟脂肪過多的困擾!除了攝取後生元CECT8145外,搭配紫蘿蔔、黃金奇異果等植物營養素及維生素B2、B5,更可有效促進脂肪少囤積、多分解,穩定維持好體態,從腸道開始實現健康輕盈,讓自己「益腸好瘦」!
【本文由紐崔萊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食聞】益生菌就是要選好菌基因!用基因定序找出益生菌裡的菁英好菌,吃了超有感!
▶怎麼吃才能改善脂肪肝?吃對食物比運動更有用!
▶每日脂肪攝取量如何計算?告訴你5個飲食技巧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