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大成集團在全台農畜中市占高達22%至24%,作為台灣龍頭,總經理韓芳豪在2022年展開無抗飼養的征途,從源頭的雞隻健康和飼料做起,再到雞舍環境與管理的全面改進,於2023年成功試養出首批無抗飼養雞,並推出相應品牌「益活雞」。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無抗飼養難在哪?長期在第一線養雞的十八養場總經理蔡俊興指出,台灣氣候潮溼、地狹人稠,還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不用抗生素,雞隻很容易染病,甚至可能全場滅亡,「雞農本身獲利不高,只要一批雞陣亡,就血本無歸了,多數人不願冒這個風險。」

卜蜂發言人劉明哲更直言,無抗飼養雞價格往往比一般雞肉高出5成,消費者難以接受。

使用抗生素養雞比較安全?在歐美「無抗飼養」已是主流

這些挑戰,韓芳豪又怎會不知,「就像你養小孩,也不會想一直餵他吃藥吧!」回憶最初的起心動念,是在2017年為人父後,開始對食安、健康格外注重。一次赴美出差時,留意到當地好市多架上的生鮮雞肉和雞肉加工食品,竟清一色都標有「無抗生素」(No antibiotics ever)的字樣。

他才發現,原來,被雞隻吃下肚的抗生素透過糞便排出後,會再經由土壤、水源被蔬果吸收,最終進入人體,進而產生抗藥性。因此,10多年間,美國已逐步將無抗生素飼養的雞肉供應商比重提升至6成。

「大成對標的是國際,這在歐美已經是主流了,作為台灣龍頭,如果我們都不做,誰敢呢?」最終,韓芳豪只花1年時間,就成功試養出首批無抗飼養雞,並於2023年推出相應品牌「益活雞」。

踏入無抗飼養:拿掉抗生素、餵食益生菌

但過程其實相當艱辛,他要翻過的第一個山頭,就是飼養過程全程拿掉所有抗生素。

韓芳豪先從源頭的雞隻健康和飼料做起,根據體重、採食量和健康度,挑選名列前茅的種雞及小雞,確保雞隻本身頭好壯壯。接著,再找來集團旗下生技公司「全能營養」,負責開發促進小雞健康的益生菌。「我們讓小雞第一口飼料、第一口水,就吃益生菌。」韓芳豪得意地說。

再來,還要降低飼養密度,再加上嚴格管控人員進出、使用密閉的水簾式雞舍,方能確保雞隻健康長大。

他從近200家白肉雞契約農戶中,挑出20到30戶較年輕、願意改變傳統觀念,且具備現代化負壓水簾式雞舍的雞農;同時擬定保障合約,承諾以固定隻數、價格收購無抗飼養雞,確保雞農能穩定獲利。

進軍挑戰市場:即使昂貴6成,但好吃才是行銷關鍵

無抗飼養雞養成後,第二座山頭是通路。大成先在高檔超市上架,並瞄準美式大賣場好市多,舉辦多次商品特展。

「我其實很緊張,怕消費者不接受價格高的無抗飼養雞。」他坦言,益活雞的價格昂貴,以冷藏去骨雞腿肉為例,比一般雞腿貴了逾6成。

首次試賣隔天,他懷著忐忑的心走進會議室,沒想到竟傳來捷報,第1天近萬包益活雞全數賣完。消費者會買單,都是在試吃過後被味道折服。這讓他意外察覺,「好吃」才是行銷關鍵。

等到第3次試賣時,2周內已能售出21萬包。2024年底起,更在好市多成為常態性商品。

迄今,大成無抗飼養雞的總在養數已達百萬羽,每月電宰量則約50萬羽,是台灣最大規模,分別賣進好市多、楓康超市、家樂福,以及餐廳勝博殿、檀島和21風味館等。

正值壯年的韓芳豪,一直勇於跳脫舒適圈,大規模供應無抗飼養雞,已經是一大里程碑,接下來怎麼讓消費者買單、讓公司真正賺錢,是他未完的征途。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養雞一定要抗生素?大成三代拚出「無抗飼養雞」賣進好市多,價格貴6成照熱銷:要把今天高標變明天普標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從被批「養雞還需要你教?」到橫掃通路 大成3代接班人韓芳豪如何搞定集團「最困難」的雞蛋事業
三度控管、四大食安把關!大成可生食「上品語鮮蛋」宣布全台通路上市、產能足夠將維持中低蛋價
抗生素飼養的倒數計時:動物健康即是人類健康 無抗飼養不再是選擇題
座落在田園中的餐廳,以紅棗入菜「紅棗飯、紅棗排骨湯」清淡卻美味…老謝:這是客家料理最難地方
陳正偉,蔡其瑞、戴勝堂收老茶的祕密武器 名人找珍稀普洱 靠他!
微笑蜜樂X興波咖啡來了!「第1天就設想到巴黎、紐約開店」…南港展覽館店3款甜點咖啡超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