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根據Innova調查顯示,全世界有42%的消費者認為蛋白質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且肉類仍是最受歡迎的蛋白質來源。不過,全球對於替代性蛋白質的接受度持續提高,其中以西歐和亞洲對替代性蛋白質的接受度最告。此外,不同來源的替代性蛋白質中,以培養和微生物性蛋白質的新品發展最多。
在全世界消費者的營養認知中,蛋白質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Innova全球消費者研究顯示,全世界有42%的消費者將蛋白質視為最重要的營養素,僅次於維生素。
在蛋白質來源的選擇上,肉類仍然是最受歡迎的蛋白質來源,根據Innova的調查,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偏好食用肉類和起司。值得注意的是,區域間也存在顯著性的差異。Innova全球消費者研究顯示,在印尼約29%的消費者傾向於選擇肉類替代品,而在西班牙和印度,豆類則是較為普遍的蛋白質來源。隨著植物基創新產品不斷湧現,約半數消費者表示對新型蛋白質技術持開放態度,顯示消費者對植物基創新產品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Innova最新發布了《全球蛋白質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報告,從消費者研究、蛋白質原料市場應用等面向對蛋白質產業進行趨勢洞察。
含蛋白質新品成為市場趨勢 全球蛋白質市場迅速擴張
根據Innova全球新品資料庫顯示,2019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間,全球蛋白質相關食品飲料新品的成長趨勢明顯高於整體食品飲料市場。數據顯示,標註且含有蛋白質成分的產品發佈量年複合成長率達到7%,高於整體食品飲料市場4%的成長水準。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到2024年6月,宣稱含有蛋白質原料的產品發佈指數已達到132點(以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為基期100點),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這一趨勢與全球消費者對蛋白質營養的日益關注相符,反映出市場對富含蛋白質的食品飲料產品需求持續成長。
蛋白質市場分布不均 以西歐和亞洲地區合計佔60%
在全球蛋白質食品飲料新品市場中,區域間分布不平均。Innova全球新品資料庫顯示,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間,西歐地區含蛋白質的食品飲料新品以38%的佔比穩居首位,成為世界最大的蛋白質食品創新市場。緊隨其後的是亞洲地區,佔全球市場的22%,2個地區合計貢獻了超過60%的新品發布量。北美和拉丁美洲分別佔13%和10%的份額,位居第3、第4。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非洲地區目前僅佔4%的市場份額,但其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9%,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東歐以8%的年增率也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含有蛋白質的食品飲料新品市場中,西歐地區佔38%,位居第1,而亞洲地區緊隨其後,佔22%(圖片來源:Innova Market Insights提供)
培養和微生物性蛋白質全球發展第1
近年來,全世界各類蛋白質來源原料在食品飲料新品的應用具有差異化的發展趨勢。根據Innova全球新品資料庫顯示,培養和微生物性蛋白質在新興領域中表現最為亮眼,年複合成長率達14%。動物性蛋白質以8%的年複合成長率位居第2,穩健的發展中。植物性蛋白質的表現同樣不俗,也有7%的年複合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蛋白質原料的整體成長速度普遍快於食品飲料產業的整體成長水準。特別是在2019年至2023年間,培養和微生物性蛋白質經歷了顯著的成長加速期。相較之下,蛋基蛋白質和乳基蛋白質的成長較為溫和。
各類蛋白質來源原料在食品飲料新品中,以培養和微生物性蛋白質的新品指數最高。(圖片來源:Innova Market Insights提供)
植物性蛋白質在烘焙類產品廣泛應用
在全球植物性蛋白質應用市場中,烘焙類產品以21%的佔比領先各類別應用。小麥蛋白在麵包和烘焙製品中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營養價值,也帶動了泡麵等速食產品中植物蛋白的使用。
緊隨其後的是即食餐品和配菜類,佔16%的市場份額,而肉類、魚類和蛋類產品類別則佔15%。植物性蛋白質不僅在傳統食品中發揮重要作用,更在動物性蛋白質替代品領域展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
牛奶濃縮蛋白具有潛在市場價值
全球乳基蛋白原料市場呈現明顯的層次化發展特性。根據Innova全球新品資料庫顯示,在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間發佈的所有乳基蛋白產品中,牛奶濃縮蛋白仍佔據最大市場份額,但成長態勢趨於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新型乳基蛋白原料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乳鐵蛋白透過精準發酵技術實現創新發展;酪蛋白胜肽在運動營養品中的應用成長顯著,年複合成長率達23%。
【本文獲Innova市場諮詢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趋势洞察 | 《全球蛋白质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分享】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碳排放】放棄吃肉、降低食物里程不是減碳的終極解答!農畜生產應從土地吸碳加強「碳捕捉」
▶荷蘭Schouten「創新纖維技術」問世!讓植物肉口感升級、還能減少碳排
▶泰國新創把廢棄米糠做成「植物性蛋白」!兼具永續與健康的植物蛋讓日本與台灣大廠都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