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擁有豐富的原生植物,其中許多香草香料具有獨特風味與藥用價值,原住民也長期應用於日常生活。現代科學研究與市場需求推動其發展,展現食用、保健與工藝等多重價值。
撰文=呂欣倫(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系畢業)
所謂的原生種,在生物學中指的是在該地的分布純粹是自然演化造成,沒有人為引入的因素夾雜其中。台灣地處亞熱帶,四季分明之外又有著特殊的地理環境,同時具有高山、平原、濕地與海洋,尤其是高山海拔將近4,000公尺,複雜的地形造就台灣多元的微型氣候,完整涵蓋熱帶、溫帶及寒帶的環境與溫度,再以此經年累月的造就出適性的土壤,使台灣的原生植物多樣性廣而複雜。
台灣地理位置及地形特殊,有許多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也帶來極為豐富的生態系。(圖片來源:晨星提供)
根據台灣植物誌第二版(2003年)所述,光是台灣的原生維管束植物就多達4,077種,其中有1,067種為台灣特有,只是在台灣有7成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常見植物中更有多達9成是外來植物。台灣的原生香草香料種類雖然琳瑯滿目,但並不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使用範圍中,實際上大部分的原生香草香料應用主要發生於原住民部落以及我們所使用的中草藥。
原住民傳承先人智慧 將香草香料融入生活
由於原住民所使用的香草香料通常並非刻意栽種,也無特意馴化或量產系統,大多是原住民祖先傳承下來的智慧,可能是祖先打獵返家時,在路邊信手捻來,或是受傷生病的時候就地取材,有些則是自家後院的雜草即興入菜如土當歸、大葉石龍尾。這類香草多半已融入部落傳統生活,使用方式相當直覺隨意,並有各部落自己語言的名稱,同時部落裡的香草市集供貨也不固定,多年來亦無系統文字記載,資訊較不明確。在現今資料庫上的建立仍需要時間,也因此,在現代人人追求嚐鮮的市場下,這些香草香料在大眾心中成了迷人又神秘的難得食材。
許多台灣原生的香草香料作為料理用途之前,更多具有藥用以及食物保存等價值,比如利用金錢薄荷來製作利尿助消化的茶飲以及降火氣的青草茶;又例如對原住民而言,馬告(又名山胡椒)是非常好的居家良藥,可以消除頭痛、身體痠痛、健胃,更可以驅風、利尿和壯陽,泰雅族人更會使用馬告水緩解焦慮、偏頭痛和改善宿醉;又例如布農族將食茱萸(又名刺蔥)用於治療頭痛,排灣族則將之用於治療牙痛。
由於台灣可食用的原生香草滿山遍野,各部落在過去沒有直接交流,因此即使是相同的香草,使用方式也可能大相逕庭。例如布農族將土肉桂應用於料理之中,鄒族將之視為零嘴,而阿美族人會將其果實搭配檳榔一同食用。
本土香草香料展現潛力價值
香草香料在近年來亦吸引現代科學的投入,配合台灣近代對於非木材森林產物的發展策略與推廣,本土香草香料展現了食用、醫藥、保健、精油香水、甚至工藝等高潛力價值。
以香莢蘭(又稱香草)為例,海外的香莢蘭香草醛含量約在2%,台灣本土的香莢蘭香草醛含量介於2∼3%之間,更勝海外品種;本土的土肉桂光是葉片就含有豐富的肉桂醛,香氣不輸傳統使用樹皮製成的肉桂棒,更因為不需要傷害樹皮而對林木有更好的保護貢獻。
若從醫藥保健的角度來看,目前已知金錢薄荷萃取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降低發炎時產生的一氧化氮,改善細胞氧化造成的損傷;利用益母草發展出天然避孕藥的潛力,以及艾草精油改善痤瘡的應用潛力等。
而最深刻且無法阻擋地,當然就是本土香草香料的獨特氣味。在料理上所展現的獨到特色風味,也正一步步用它們的美味刻劃在大眾的味蕾,用最原始卻不斷創新的方式流傳。
內容來源:《香草香料圖鑑:從基礎知識、歷史軼事、文化到料理,發現101道香料的祕辛》,晨星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來自山中的傳統香料馬告與刺蔥 是原住民料理去腥解膩的最佳角色!
▶搞懂香辛料增添風味的關鍵力
▶古老香料「肉桂」在台因甜點而翻紅!哪個品種被拿來做臨床治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