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血糖與碳水化合物密切相關,掌握正確飲食方式能穩定血糖,減少暴飲暴食與疲倦感。了解血糖運作原理,是擺脫惡性循環的第一步。
撰文=梅根·漢森 Megan Hansen(Metabolism Makeover之CEO與總營養師)
食物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吃東西是一件需要如此頻繁進行的事,因此在待辦清單上已有做不完的事情時,吃東西有時候就顯得麻煩耗時。於是我們往往選擇快速簡單的做法,也不多想自己吃進了什麼。或者我們多少還是有些概念,每個人都知道速食不是理想的選擇,但是我們依舊覺得沒有選擇,或者就是覺得省下來的時間比食物的品質更珍貴。但是如果你不需要總是在時間與飲食的品質之間做選擇呢?
如果你能學會控制你的血糖,你就能平息兇猛的食慾、擊垮狂吃的衝動、整天精力充沛,並甚至在睡覺時讓身體繼續燃燒脂肪。
血糖是什麼?它為什麼這麼重要?
簡單說來,血糖就是血中的葡萄糖量。不過在深入說明血糖的意義前,我們得先談談目前在節食產業中最邪惡的名詞「碳水化合物」,以及它對血糖的影響。
碳水化合物是飲食中可找到的三大巨量營養素之一。巨量營養素是我們的身體正常運作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我們在本章稍後還會說明另外兩種巨量營養素,也就是蛋白質與脂肪。糖、澱粉與纖維是不同類別的碳水化合物。
糖是簡單碳水化合物,人體可以快速吸收,因為它的結構簡單,可以立刻轉換成能量。有些食物本身就含有糖,如牛奶與水果,但是我們吃到的糖大多都是額外加進食物的,如糖果、果汁、冰淇淋、沙拉醬、調味料與早餐麥片等。
據統計,你在店裡能找到的食品,多達60% 含有添加糖。
澱粉,或者說澱粉類碳水化合物,是最常見的碳水化合物,也稱為複合式碳水化合物。澱粉類碳水化合物是由結合成鏈狀的糖分子所組成,因此人體得先將它分解成個別的糖分子才能利用。儘管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最終會分解為糖,但是因為分解需要時間,因此比起直接吃糖,它提供能量的時間更長久。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包括馬鈴薯、米飯、豆類、穀類與水果等。
碳水化合物分解為糖後,糖便進入血流,因此我們稱之為血糖。這會引發胰臟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會把糖運送到肌肉、肝臟與脂肪細胞,要不就立刻用掉,要不就儲存起來備用。因此,澱粉類碳水化合物與糖在人體內被分解代謝後,都會使得血糖升高。由於吃進大量碳水化合物而造成的血糖突然飆升,會促使胰島素迅速進入血流。基於下列兩個原因,這個現象我們要特別注意:
1、如果你吃進的碳水化合物總是超過身體一次能夠處理的量,胰島素就會持續居高不下,長久下來就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高血糖,甚至是第二型糖尿病。
2、 血流裡若有大量的胰島素,會阻礙身體燃燒脂肪。
吃一碗所謂健康的巴西莓果碗時,血糖會如何變化?
1、你決定吃一碗巴西莓果碗當早餐,裡面有巴西莓果、香蕉、蜂蜜、草莓、烘烤麥片與椰子片。這些食物大多都由碳水化合物組成,不過椰子含有一些脂肪。因此你的巴西莓果碗有360大卡、5公克脂肪、75公克、碳水化合物、31公克糖、1公克纖維、4公克蛋白質。
2、你的身體開始消化這碗早餐時,隨著碳水化合物被分解為糖,你的血糖迅速升高。
3、胰臟接著分泌胰島素,收集起血流中所有的糖(我們現在起使用專有名詞葡萄糖)。葡萄糖先被送進肌肉細胞與肝臟細胞,因為這些細胞是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所儲存的地方。這兩個地方儲滿了,剩下的葡萄糖就被儲存至脂肪細胞。沒錯,如果沒地方儲存了,就連你這碗時尚的巴西莓果碗也會儲存為脂肪。
4、隨著胰島素將多餘的葡萄糖儲存進細胞,我們的血糖開始迅速下降。這使我們感到疲倦、昏沉、飢餓……而且是吃完早餐才沒多久!你兩個小時前才吃完早餐,現在肚子又開始餓了。
5、在血糖迅速下降後,我們通常會不加選擇,有什麼就吃什麼,好讓自己覺得又恢復至正常狀態。一顆蘋果?一條蛋白棒?一杯香草拿鐵咖啡?一把的M&M’s巧克力?這些全會使血糖迅速飆升,然後又驟降。於是我們陷入同樣的惡性循環。
我們總結一下整個過程:血糖上升,於是胰島素被釋出,把血糖送進肌肉、肝臟與脂肪細胞。血糖因此下降,使我們開始感到昏昏欲睡,於是大腦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更多糖,結果我們又開始猛吃碳水化合物。
吃一碗巴西莓果碗時,血糖的變化。(圖片來源:高寶提供)
內容來源:《改造新陳代謝啟動燃脂力:六大關鍵重塑代謝系統,不需節食而且永遠不再變胖》,高寶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糖尿病、高血壓與肥胖都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護腎8招遠離腎病危機
▶攝取過多糖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10個戒糖、斷糖的理由一次看
▶你以為的蔬菜其實可能是澱粉?學會澱粉正確的食用和換算方式 讓血糖不再閃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