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語俗稱的松茸、茸仔其實就是洋菇,從50年代昂貴的每公斤40元,到70年代台灣靠外銷洋菇罐頭賺進7千萬美元外匯,究竟這段洋菇故事是如何展開的?

撰文=顧曉哲(英國愛丁堡大學真菌細胞生物學博士)

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伏爾泰在《回憶錄》裡提到:「歐洲的命運被一盤菇改變了。」無獨有偶,身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也深深地被菇影響著,如果說「台灣的命運被洋菇改變了」,真的一點也不誇大,巧合的是,這個洋菇最初的大量人工栽培也是來自法國。

罐頭裡的經濟奇蹟:改變台灣命運的洋菇

2022年6月,我受邀至農業試驗所演講,演講題目是:「罐頭裡的經濟奇蹟—改變台灣命運的洋菇」。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關係,所以演講是以視訊的方式進行。聽眾多是農試所的前輩,而且他們才是真正的菇類專家,所以對我來說是一場很有挑戰的演講。我選擇告訴農試所的前輩們洋菇的台灣故事,洋菇的台灣歷史,這部歷史正是農試所的前輩們一手傳承打造出來的。因為許多歷史資料還沒有電子化,所以我跑了一些圖書館去翻閱或是借閱書本,在過程當中,我慢慢了解,這部台灣洋菇的歷史真是精采:有現實生活的呈現、有文藝氣息的內涵、有國際政治角力的詭譎多變、有來自學術的努力,更有養活一代台灣人的鮮明記憶。這部歷史,劇情高潮迭起,精采絕倫,如果沒有人整理,也許就慢慢被世人所遺忘。

1940年代擁有18坪菇寮相當於買得起台北市的房子

台灣民間俗稱的「松茸」(台語發音:siông–jiông)或是「茸仔」(台語發音:jiông–á)其實就是洋菇,會有這樣的俗稱是因為「松茸」是日本的高貴食材。在1940至50年代的台灣,種植洋菇還未盛行,每公斤洋菇可以賣到40元台幣,的確有「松茸」的身價。用當時的大約房屋價格作比較:1958年,台北市在南京東路推出「工商合營市民住宅」,公寓式住宅最低3萬台幣就能買到。這樣的價格,大概相當於750公斤的洋菇,而洋菇的產能大概是每平方公尺12.7公斤。換算下來,只要擁有大約有60平方公尺(約18坪)的菇寮,就可以在南京東路買房子了。大家先別太高興,也請先冷靜一下,要在南京東路置產,也得要將洋菇種起來才算數啊!

家家戶戶種洋菇 養活50年代人的奇蹟產業

1930年,台灣總督府農業部(日治時期),自日本引種養菇試種成功,但是卻在兩年後推廣失敗了。到了二次大戰之後,1953年,農復會(農委會前身)自美國引種,再加上日本的種植技術。這次,成功地推廣了起來,開始發展。但是,價格也由異常昂貴的1公斤40元,來到1公斤20~30元,再暴跌至1公斤2~3元(1957年資料)。不過,也因為這樣才開始了罐頭外銷。順道一提,1964年,剛畢業到校服務的教師薪水,是每個月780元。

種稻米收穫後剩下的稻草,可以再利用種洋菇,這讓當時的農民在農暇時候,可以有額外收入。1970年代,彰化竹塘鄉產量第一。全盛時期竹塘鄉全鄉約有400間傳統菇寮。到了1969至70年,苗栗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洋菇。苗栗苑裡地區在當時是全台第二大產區,當地人稱,出生在1950至60年代的孩子是被洋菇產業養大的。


1945年金豐罐頭食品製紅玫瑰牌洋菇罐頭商標。(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網站

1970年代洋菇罐頭外銷成績亮眼 與鳳梨、蘆筍合稱三罐王

二次大戰之後,政府積極輔導民間工業發展,因此民營的罐頭工廠以及罐頭食品產業開始蓬勃發展。1957年,洋菇罐頭試產成功後,洋菇罐頭便有傲人的外銷成績,使得1970年代的台灣,在「香蕉王國」沒落後,進而冠上「洋菇王國」的稱號。

1960至70年代,是洋菇罐頭外銷的輝煌時期。1960年代,洋菇罐頭外銷1年平均賺進2500萬美元外匯。到了1970年代,平均更賺進7千萬美元外匯。當時,鳳梨、洋菇與蘆筍被稱為台灣的「三罐王」!

內容來源:《日常菇事:一個真菌學家的自然微觀書寫》,積木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鈕扣菇、小褐菇、波特貝拉菇都是「洋菇」?在不同階段收成的風味都不同?
桃子和牡蠣是最早做成罐頭的食物!食物保存技術演進才使番茄醬得以誕生
罐頭食品中有防腐劑嗎?市面上常用的防腐劑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