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消基會發布2021年「自助餐廳防疫措施調查」,調查全台共125家自助餐廳,調查結果發現,經歷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多數調查項目相較2020年均有進步,唯有收銀員接觸食物一項退步較多、桌面清潔度些微不及2020年。
整理=編輯部
自助餐提供年輕學子、上班族快速又營養的菜色,以多樣的選擇滿足各式各樣的需求。然而自助餐服務人員的衛生習慣、餐點放置方式、餐點食材選擇等,都可能影響用餐民眾的食品衛生安全,在外食族比例持續升高的情況下,影響層面較過去更廣更深。
2020年3月消基會發布「自助餐廳防疫措施調查」,檢視北中南自助餐廳之防疫措施,發現戴口罩、量體溫、提供酒精、菜餚加蓋等防疫措施施行的比例均低於20%。這些防疫措施也正是消費者在意的衛生安全措施。為瞭解餐飲業者是否會因疫情減緩而鬆懈,用餐環境又隱藏何種衛生安全疑慮,2021年4月14日消基會再度發布2021年「自助餐廳衛生安全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經歷一年疫情肆虐,多數項目相較2020年均有進步,唯有收銀員接觸食物一項退步較多、桌面清潔度些微不及去年。
消基會2021年「自助餐廳衛生安全調查」
調查期間:2021年2月2日~2021年3月10日
調查範圍:台北市68家、新北市5家、台中市10家、台南市17家、高雄市23家、基隆市1家、新竹縣1家,共125家。
調查項目:自助餐廳防疫與衛生措施調查。
2021年自助餐衛生安全調查結果。(圖片來源:消基會提供)
1、35%收銀員會邊收銀兼夾菜
消基會於2007年曾檢驗鈔票表面細菌,結果發現75%的樣本中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17%的樣本中有大腸桿菌,若摸過鈔票再接觸食物,吃下肚後可能會腹瀉、噁心,甚至引發食物中毒。
本次調查中有35%的自助餐廳收銀員,同時須直接接觸食物,如盛飯、夾菜、切肉、送餐等,比2020年調查的20%高出許多,也是本次調查中退步最多的項目,不論直接還是間接接觸食物,都讓民眾飲食安全蒙上陰影,甚至可能成為病菌傳播的渠道。
消基會提醒,對於人力有限的自助餐而言,難免有一人身兼多職的情形,但仍應做好衛生措施:最簡單的方式可以穿脫手套、勤洗手等,隔絕錢與食物接觸;或善用科技,如行動支付等,雙方都可避免接觸金錢;資金較充裕的店家亦可考慮使用點餐機,由消費者向機器購買餐卷,維持工作人員手部清潔。
消基會調查發現收銀員結帳會同時接觸食物。(圖片來源:消基會提供)
2、37%自助餐廳的菜餚無加蓋,且有58%未提醒用餐客人夾菜時噤語
自助餐廳菜色多樣,一字排開後令人垂涎三尺,然而以開放性陳設餐點,在消費者夾取過程中,如有交談、咳嗽、打噴涕等行為,可能導致菜餚成為細菌與病毒的溫床。
相較於2020年調查僅有19%的餐廳在菜餚上加蓋,本次調查增加為63%;同時店內標示「禁語」等字樣者,亦由2020年的9%提昇為42%。不論是菜餚加蓋還是禁語標示,皆可能為疫情帶來的衛生措施改善,但相較其他調查項目,畢竟還是有過半數的業者並未提醒用餐客人用餐時噤語,不無造成室內客人口沬相互傳播的可能,這點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消基會表示,期待自助餐廳業者能時時檢視餐點衛生防護,對於開放式陳設餐點的店家,建議使用隔板或蓋子,遮擋用餐人員及打菜人員的口沫及落塵沾染菜餚,由消費者健康的角度出發,才能長久經營。
消基會調查發現自助餐店菜餚以開放式陳列,建議使用隔板或蓋子,遮擋用餐人員及打菜人員的口沫及落塵沾染菜餚。(圖片來源:消基會提供)
3、半數沒有洗手處、也缺少提供酒精消毒
飯前洗手是基本的衛生習慣,過去一年來因疫情緣故,政府更是大力推廣勤洗手,並建議業者對於上門消費者,事先提供酒精消毒,然而根據本次調查,僅有37%的自助餐廳有提供洗手設備、45%店家提供酒精,儘管相較2020年(28%、19%)已有提昇,仍皆未達半數,衛生與防疫效果,確實並不理想。
消基會提醒消費者,在外用餐亦須記得餐前洗手,若用餐地點沒有洗手處,可自備乾洗手、酒精為雙手消毒,避免病從口入。消基會並進一步呼籲餐廳業者及服務人員、廚師,應該於接觸餐點前後勤洗手,維持衛生安全,並在餐廳內設置提供客人的洗手處,並提供酒精供客人用餐前消毒。
4、僅有6%自助餐廳設有隔板
一般室內公共場合,若無法保持一公尺安全距離,均須配戴口罩,然而用餐時勢必得將口罩取下,於用餐尖峰時間櫛比鱗次的消費者近距離一起用餐,恐將成為病毒傳播的管道之一。故2021年調查新增用餐隔板項目,結果卻僅有6%的自助餐廳設有用餐隔板。
對於場地及座位數有限的自助餐廳而言,要保持室內安全距離實有困難,消基會建議使用用餐隔板阻隔,可防止顧客間飛沫傳染。以使用隔板的業者也應定期消毒隔板,給消費者安全健康的用餐環境。
5、多數餐廳並未測量體溫管控進出
量體溫、勤洗手、戴口罩,是防疫的必備3法則,若業者能於消費者入場時量體溫,防止發燒者進入,將可保護其他消費者健康。然可能礙於人力等因素,2020年(6%)及2021年(8%)入內量體溫的自助餐廳均不到10%。
消基會表示,為避免自身營業場所成為病毒傳播處,希望業者能加強對消費者與工作人員的體溫控管,防止感染者接觸食物,人員如有身體不適,也應在家休息,減少傳染風險。
6、10%戴口罩未正確遮住口鼻
疫情來襲幾乎人人都養成了戴口罩的習慣,本調查中餐廳服務人員97%有配戴口罩,然而其中10%卻未正確遮住口鼻,口罩僅配戴到一半,消基會呼籲作為第一線接觸食物者,應有更佳的衛生習慣,不僅應正確配戴口罩,烹調食物者也應戴上帽子、手套,避免不必要的食物污染。
2020年12月啟動之「秋冬防疫專案」規範民眾出入8大類場所須配戴口罩,儘管其中並不包含餐廳,但考量自助餐多為開放式、半開放式,消基會建議消費者於夾取餐點時仍應戴上口罩,並避免交談。此次調查餐廳中有42%要求入內需配戴口罩,雖然相較2020年(6%)增長不少,但是仍有半數以上自助餐廳未嚴格要求入內需配戴口罩,防疫效果令人擔心。
消基會調查發現服務人員口罩未戴實。(圖片來源:消基會提供)
依照勞動部統計,「住宿及餐飲業」就業者及受雇者人數過去一年不減反增,此次調查中收銀員接觸食物的比例卻增加不少,消基會呼籲餐飲業業者應自律,多一次消毒、多一道防護,就能多保護消費者一些,況且於現今社會已有許多解決方案(如行動支付、點餐機),在疫情尚未結束的時刻,更應多加警惕。
消基會表示,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卻也提昇了自助餐的衛生措施,不論菜餚加蓋、人員配戴口罩、洗手處等,皆比2019年進步,期望這些措施並非「疫情期間限定」,而是成為國人新的生活方式。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配合防疫就是拚經濟!餐廳與客人必須共同自律
▶避免美食街試吃、自取式自助餐!外食防疫,公衛專家建議業者要做好這3點!
▶環保先喊停!為降低新冠肺炎傳染風險,歐美星巴克、麥當勞、藍瓶咖啡暫停使用自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