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國宴是國家元首招待友邦元首的正式宴會,從原本穿著西式服裝、菜色以西式為主,到後來蔣介石時期穿著中國傳統服飾,陳水扁將台南小吃入菜,可看出族群的象徵與國宴的轉變,也逐漸凸顯出地方性。
撰文= 陳玉箴(臺灣師大副教授)
所謂國宴並非指所有總統參與或主辦的宴會,依照總統府的定義,國宴是指國家元首款待來訪友邦元首的正式宴會,無論服裝、音樂、菜餚,都可被賦予特殊意涵。
台灣國宴服裝以西式為主,唯獨蔣介石執政時例外
在台灣,儘管當代的國宴服裝無論男女均以西式為主,但在蔣介石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期間(1950~1975年),參加國宴的男性政府官員也常穿著中國傳統長袍馬褂赴會,會場裝飾著中國古董、字畫。在國宴菜單的印製上,有時會使用小篆,從各個環節彰顯出中國特色,以彰顯國民黨政權所欲代表的中國正統政權。
常見菜色為「梅花拼盤」,用來象徵中華民國國花
國宴菜餚也經常是重要的文化符碼,在蔣介石擔任總統期間,國宴分為中式、西式兩種,中式宴席以川揚菜為主,菜色如:黃燜嫩雞、東坡肉,第一道菜幾乎都是「梅花拼盤」,也就是排成梅花形狀的冷盤,以象徵中華民國的國花,之後常見的菜色包括湯、一道鹹點(如咖哩餃或牛肉包)、魚翅、肉類、蔬菜,麵或飯類的主食,最後以一道中式點心作結,常見的點心為北京或江浙甜點,如核桃酪、八寶飯、紅棗糕、棗泥鍋餅等。
政黨輪替使國宴菜色也跟著改變
國宴形式隨著總統的變換逐漸產生改變。1980、1990年代國宴菜餚仍常使用燕窩、鮑魚、乳鴿等當時認為的高級食材,菜餚類型也大同小異,但在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國宴更被視為一重要的文化符號空間,國宴從食材、菜餚的選擇到菜單設計等,都有了很大改變,且被賦予新的政治意涵。
陳水扁將台南小吃納入國宴
以陳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的就職國宴來說,菜餚上有兩個顯著改變,一是以台南小吃入菜,二是以族群融合作為菜餚的象徵。由於新總統出身台南,國宴選擇了虱目魚丸湯與碗粿兩道知名的台南小吃作為國宴佳餚,並號稱這是首次在國宴中呈現地方小吃。當時的媒體報導對於此舉普遍給予高評價,認為庶民喜愛的小吃終於開始獲得國宴青睞,也大舉提升了小吃的地位。
2000年總統就職國宴的扇子,首次納入碗粿等小食。(圖片來源:聯經提供)
用芋頭和番薯製成甜點象徵族群融合
除了藉由地方小吃強調地方性外,族群融合的意象則呈現在由芋頭、番薯製成的甜點,由於芋頭在1980、1990年代台灣政治論爭的過程中,常被視為四大族群中外省人的象徵,番薯則是本省人的象徵,用芋頭、番薯共同製成點心作為二者和諧相處的寓意,如此亦將二者的隱喻意涵轉化為具體可食的食物,並賦予國宴新的角色,作為民眾情感的表現。
國宴的轉變不僅是藉由菜餚彰顯的「地方性」與族群融合,還有許多細節均刻意呈現與國民黨政府時期的國宴有所不同,以凸顯新政府為本土政權、有別於之前國民黨政府的政治意涵。
內容來源=《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聯經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