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近年來,全球咖啡期貨價格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導致價格飆升,不僅衝擊全球市場,更直接影響台灣咖啡品牌與消費者行為。品牌企業應持續強調品牌價值、會員制與優惠活動,維持消費者的黏著度。長遠來說也需要積極尋找穩定供應鏈以減少受到期貨價格波動影響。
近年來,全球咖啡市場受到極端氣候、供應鏈瓶頸與國際經濟變動影響,導致咖啡期貨價格飆升。這波價格上漲不僅衝擊了全球市場,也直接影響台灣咖啡品牌與消費者行為。這次我將探討咖啡價格上漲的背景、對台灣市場的影響、各品牌的應對策略,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極端氣候造就咖啡期貨價格飆漲
2024年以來,主要咖啡產國如巴西與哥倫比亞因氣候變遷導致產量減少,加上中美洲部分地區遭受極端氣候影響,使全球咖啡豆供應短缺。此外,供應鏈中斷與運輸成本上升,進一步推升了咖啡期貨價格。
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數據,阿拉比卡咖啡價格在一年內上漲超過30%,羅布斯塔咖啡價格更是創下新高。這使得咖啡進口商與烘焙業者承受巨大成本壓力。
咖啡豆價格飆漲也衝擊台灣市場
台灣擁有高度發展的咖啡文化,從連鎖品牌到獨立咖啡館,市場競爭激烈。價格飆漲導致業者面臨幾大挑戰:
1、成本上升:咖啡豆、物流、包裝成本全面上揚,使毛利空間縮小。
2、售價調整壓力:消費者對咖啡價格敏感,業者若全面調漲恐影響市場競爭力。
3、品質維持挑戰:部分業者可能考慮降低咖啡豆等級或改變配方,以維持價格競爭力。
台灣連鎖咖啡品牌與獨立咖啡館如何應對?
星巴克在全球市場面臨同樣的成本壓力,但透過會員回饋、數位訂購優惠等方式,減少直接調價的影響。此外,他們強調「永續咖啡」與「產地直送」,以強化品牌價值。
路易莎、Cama Café、85度C等本土連鎖品牌選擇「分階段調整售價」,避免一次性大幅上調影響消費意願。例如,路易莎近期針對部分品項進行微幅調整,並透過促銷活動吸引回購。
獨立咖啡館在原物料成本壓力下,紛紛轉向「特色化經營」與「直購模式」。如台北部分精品咖啡館開始與特定莊園合作,直接進口高品質咖啡豆,以降低中間成本並提升品牌獨特性。此外,有些店家推出「會員訂閱制」,以穩定現金流與顧客黏著度。
咖啡調漲將如何改變消費者行為?
面對價格上漲,台灣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出現改變:
1、轉向即溶咖啡與家用手沖
隨著現沖咖啡價格上揚,消費者開始尋找更具性價比的選擇。即溶咖啡與家用手沖市場逐漸成長,雀巢、UCC等品牌的即溶精品系列銷量提升。
2、選擇更具CP值的品牌
消費者可能從高價位品牌轉向平價連鎖,如超商咖啡成為更多人的日常選擇。
3、促銷與會員制度影響消費習慣
會員回饋、買一送一、集點換購等優惠成為消費者應對價格上漲的方式,品牌因此強化數位行銷與忠誠計畫。
咖啡產業趨向永續發展且數位轉型
咖啡期貨價格飆升對台灣市場帶來多重影響,品牌業者必須透過價格調整策略、供應鏈管理、品牌差異化等方式來應對挑戰。同時,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也驅動市場朝向更高性價比、永續與數位化發展。未來,如何在高成本壓力下維持市場競爭力,將是所有咖啡品牌必須思考的關鍵課題。
1、產地直購與永續發展趨勢
品牌將更積極尋找穩定的產地合作夥伴,減少對期貨價格波動的依賴。同時,強調「永續咖啡」與「公平貿易」的品牌,能夠吸引更忠誠的消費者群體。
2、台灣本土咖啡豆市場的發展
隨著國際價格波動,台灣本土咖啡(如阿里山咖啡)可能成為業者關注的選項,未來若能透過技術提升與行銷推廣,台灣精品咖啡有機會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3、數位化與訂閱經濟
品牌將更加依賴數位平台進行銷售與行銷,例如透過訂閱咖啡服務(如Blue Bottle的訂閱模式)來鎖定長期客群,以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咖啡通膨」來了!為什麼韓國星巴克漲價、客流量反增5成?
▶創業3年營收破2億!雲林3姊弟以咖啡廳起家的「村露國際」如何吸引年輕北漂族返鄉?
▶讓永續走進日常的「每一杯」!打造超過800億年產值的台灣咖啡產業如何讓廢棄物升級再造、從源頭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