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印尼是東南亞最大國,無論人口、民族、國土面積皆屬第一。印尼料理豐富多元,除印尼各民族特色料理,還受中國客家、廣東、潮州、福建菜系影響,並融入印度、阿拉伯、葡萄牙、荷蘭的料理元素。
撰文=劉明芳(南洋料理達人,熱帶玫瑰南洋天然有機食品創辦人)
中國人移居印尼後,將蒜頭、清醬油、蝦米、豆腐等帶過去,印尼不少食物的名稱以閩南語發音,例如麵的印尼文稱為「Mie」,米粉的印尼文是「Bihun」、韭菜稱作「 Kucai」、蝦米稱為「Ebi」,當地的辛香料調和方式則受阿拉伯、印度影響。如今印尼人常吃的高麗菜、馬鈴薯、辣椒、番茄,乃是由西方人在大航海時代引入印尼。
揚名國際的印尼佳餚有仁當巴東牛肉、沙嗲、梭多雞湯、爪哇咖哩、印尼炒麵、炒飯、炒河粉、加多加多蔬菜沙拉等。近期亦有不少人開始注意到源於爪哇的天然發酵食物「天貝」,含有高蛋白質及「天貝菌」,有益健康。
印尼炒飯令許多台灣遊客回味無窮。(圖片來源=麥浩斯出版提供)
另外,印尼尚有許多炸物與烤物,從炸豆腐、天貝、海鮮、雞腿等,到烤魚、烏打烏打、沙嗲肉串等應有盡有。嗜辣的印尼人,即便湯頭、料理已放辣椒,仍愛搭參巴醬配飯才對味,因此外國人對印尼料理的第一印象常是香辣帶勁、辛香味豐富。
風土交融 人文薈萃 印尼料理擅長運用辛香與調味
印尼人擅長調和各樣辛香料,就算是煮一道料理,往往也需要幾十種辛香料組合配方。印尼是南洋各國中最會使用辛香料的國家,不但用來烹調,也是養生飲品佳木(Jamu)的主食材。尤其巴東米南加保人,非常擅長將辣椒、紅蔥頭、蒜頭搭配南薑、生薑、薑黃、香茅、芫荽子、薑黃葉、咖哩葉、萊姆葉、月桂葉、檸檬、羅望子添入料理,煮出香濃開胃的佳餚。
爪哇人則精於使用椰糖調味,尤其是爪哇中部居民(日惹、三寶瓏)口味偏甜,採用辣椒、三奈、薑黃、生薑、紅蔥頭、蒜頭製作料理外,還會以椰糖平衡食物口感,如深具代表性的印尼甜醬油,便是爪哇人將華人帶至印尼的清醬油加入椰糖調製而成。
利用芭蕉葉包裹料理美食,無論火烤或蒸煮都是傳統的料理方式,而芭蕉葉包覆食物加熱後獨特的香氣逸散,使食物更香更濃郁。此外,印尼人的生活也離不開椰子樹,除善用椰奶提出香酥感,椰子水其實更是燉煮牛肉、雞肉等的美味秘訣,增添鮮嫩多汁香甜的口感。
印尼島嶼眾多 依傍海洋生養生命 巨港魚漿料理具華人特色
印尼有34省,國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各省自有獨到的料理特色,較知名的有蘇門答臘、爪哇島、峇里島及華人菜系,這些菜系深深影響印尼其他地區的烹調方式。
蘇門答臘島往南走,到了巨港,這裡的料理、小吃非常知名,特別是甜不辣改良的魚漿製品「Pempek」,及Pempek變化的料理,總是吸引各地饕客前來品嚐。巨港人從早餐、午餐、點心、晚餐、消夜,通通離不開它,還要搭配酸酸辣辣的沾醬,一吃就停不下來。
整體而言,巨港小吃具有濃厚的華人料理特色,喜歡羹湯類、麵食、河粉、米苔目等,不過和傳統中式湯麵、米苔目不同的是,巨港地區的湯頭常使用椰漿、椰奶調味,再搭配南薑、香茅、辣椒、芫荽子、紅蔥頭、蒜頭等,相較於爪哇人愛加甜醬油,巨港料理偏愛清醬油,巨港清醬油在印尼非常受歡迎。
巴達維料理微辣清香 峇里島信仰印度教 吃得到豬肉料理
爪哇島是印尼首都雅加達所在地,這裡匯聚印尼各省的美食佳餚,本地的巴達維料理也非常受歡迎,如著名的巴達維梭多雞湯、巴達維綜合蔬菜酸辣湯等。
巴達維料理微辣,料理方式以煨、燉煮、炸為主。不像蘇門答臘料理喜歡在湯裡加入大量辣椒讓湯頭鮮紅艷麗,巴達維料理顯得清淡,幾道知名料理的湯頭多半不辣,使用香茅、南薑、月桂葉、萊姆葉、肉桂、紅蔥頭、蒜頭,吃的時候再依個人喜好添加辣椒醬。
西爪哇的料理特色是生菜搭配參巴辣椒醬,常用香茅、南薑提味,慣用炸、煎、烤,而且愛用芭蕉葉包裹再碳烤,烹調出來的魚、肉多了芭蕉葉的微微清香。
峇里島居民以信仰印度教為主,和其他地區有別,峇里島的傳統料理出現不少豬肉,例如峇里島沙嗲豬肉、辛香料花生滷豬肉等,尤其對喜愛豬肉的饕客來說,到這裡還有絕對不容錯過的峇里島烤乳豬。峇里島菜系的味道沒有蘇門答臘菜嗆辣,但仍會採用豐富的辛香料,如香茅、石栗、生薑、南薑、三奈、胡椒、芫荽子、辣椒、蒜頭、紅蔥頭等。
印尼華人料理融入常民生活 口味更重好下飯
印尼的飲食風味與文化受印度、阿拉伯影響,但華人的影響程度更大,許多印尼知名小吃如燒賣(Siomay)、肉丸(Bakwan)、春捲(Lumpia)、魚羹(Tekwan)、牛肉丸麵(Bakso Sapi)、肉燥麵(Bakmi)、餛飩麵(Mie Pangsit),肉包(Bakpao)、印尼炒麵(Mie Goreng)、炒飯(Nasi Goreng)、河粉(Kwetiau Goreng)、梭多雞湯(soto Ayam)、慢燉雞肉(Semur Ayam)等,不僅讀音和我們的習慣相近,烹調方式也可看到華人的影子。因為早期移居印尼的華人多半來自廣東、福建一帶,但印尼許多食物名稱習慣採閩南話,至於烹飪技巧、風味則偏向廣東菜系,像印尼炒麵即採廣東撈麵的烹調方式,滋味鮮明,不僅印尼人愛吃,外國人也為之瘋狂!
「炒」是華人愛用的烹調技法之一,後來被印尼吸納進飲食文化裡,早期印尼人習慣吃生菜,現在印尼人亦愛吃炒空心菜、高麗菜,甚至愛吃炒什錦菜(Cap Chai)等。另外,多數印尼人主食是米飯,少數人以玉米、西谷米(Sago)為主食,但華人將麵條、米粉、河粉、冬粉帶到印尼後,成為受歡迎的街頭小吃。
中式傳統的炒、燜、燉、煨、燴、煎、炸等烹飪技法,在華人移居印尼後仍被保留下來,同時受當地飲食風味影響,後來華人炒菜開始愛用辣椒、辛香料,炒麵時除鹹醬油、蠔油,也常加印尼甜醬油。由於多數印尼人信奉伊斯蘭教禁食豬肉,華人入境隨俗用雞肉替代,風味帶有印尼的酸甜,比傳統中菜味道更重好下飯,是印尼華人料理的經典特色之一。
延伸閱讀
▶ 熱帶玫瑰|從出書建立專業基礎 成功把椰糖帶進大通路
▶ 咖哩只有一種料理方式?蔡瀾:還有咖哩甜品呢!
▶ 前進東協之前,你該了解的清真認證
內容來源=《南洋香料風味全書 酸辣甜經典重現,道地東南亞料理熱情上桌》,麥浩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