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5月5日端午節,原為中國最大的惡日,而屈原為中國怨靈的代表,為了供奉祂而發展出許多產物與習俗,如粽子、雄黃、菖蒲酒,如今提供心理層面的幫助,藉由節日及其行事,為人們的健康做出最大的貢獻。

撰文= 陳舜臣(歷史小說作家)、蔡錦墩

端午原為大惡之日

艾草、菖蒲草可以除厄,桃樹也被視為可除厄的植物。如果看到村落的周圍種滿了桃木,想必是集體除厄之意吧。

每到5月節句,桃、菖蒲都會紛紛登場。節日的風俗從中國傳到日本,在日本成為祝賀喜慶的節日,或擺上雛人偶、武士人偶,或揚起鯉魚旗,總之都是讓小朋友們期待不已的日子。

然而,5月節句原本指的是大惡之日。在陰陽五行之說中,偶數為陰、奇數為陽,當陽與陽重疊,因為陽氣太過興盛,反而會招致不幸。

丙午是日本才有的迷信。在五行之說中,甲與乙屬木、丙與丁屬火。其組合而成的「午」,如同正午時刻,是天道處於正上方,也是十二支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因此被認為是不適合女性的時刻。五行之說起源自中國,日本倒也採用了這個說法,創造出讓女性備感悲傷的獨特迷信。

自古奇數重疊之日被視為惡日,過去端午出生的寶寶還被視為剋父母

姑且不論這些,說到什麼時候要進行特殊行事,多是在奇數重疊的日子。

3月3日(桃之節句)、5月5日(端午節)、7月7日(七夕)、9月9日(重陽節)近代中國雖然在10月10日也有行事,但那是因為武昌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為契機而制定的紀念日,與陰陽五行之說毫無關連。

上述奇數重疊的月日,都被視為惡日,其中又以5月5日為中國最大的惡日。恐怕這是因為「五」的發音同「午」之故吧。過去在5月5日出生的寶寶,被視為會殘害父母,因此常被殺害或丟棄。

為了平安度過惡日,節日食物成為必須

戰國時代有一名為孟嘗君的人,便是在5月5日出生,父親下令要殺死他,母親只好一面說著「知道了、知道了」,一面偷偷地將其撫養長大。宋代的徽宗皇帝也是在這一天出生,卻將自己的生日改在10月10日進行祝賀。

無論如何,為了能平安度過惡日,總會舉行各式的儀式,而為了除厄所供奉的,就是節日品嚐的食物了。

屈原是中國怨靈代表?

帶著滿腔怨恨死去之人的亡靈。在日本,被流放到太宰府後死去的菅原道真等人便是其中代表。當時,京都只要發生地震、火災,都被認為是道真公作祟,為了平定怨靈,因而將其尊為天神祭祀。

中國的代表怨靈便是屈原。

屈原是楚國的大臣,遭到國王身邊的奸臣陷害,被驅逐後在各處輾轉流離,最後投身汨羅江而亡。

遺憾、無奈、怨恨,充滿了種種情緒而死;因此化為亡靈,迷失在世間。人們相當害怕,為了撫慰屈原的怨靈,而開始供奉他。

在此岔開一下話題,屈原是代表中國式怨恨的經典人物。每當遇到國難或是要表達怨恨之時,中國人一定會想起屈原。甲午戰爭時,郭沫若先生也寫了戲曲《屈原》,於重慶上演,大獲好評。此一戲曲最近在日本也由河原崎長十郎先生主演再次搬上舞台。

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懷著怨恨而死的人,不知有幾百、幾千萬人,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屈原。為了平息死於河川的屈原之靈,人們在5月5日這一天,便會前往附近的河流,將米飯丟入河中。在米飯還是貴重品的時代,這是最隆重的供奉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流傳至今。(圖片提供:玉山社出版)

粽子的起源 來自屈原的托夢

然而,在後漢初期(1世紀左右),屈原的亡靈託夢給一位名叫歐回的人,「雖然很感謝各位供奉我,但河中有一個名為蛟龍的壞傢伙,總是吃掉全部的供品,根本輪不到我。蛟龍最討厭五彩的繩子與苦楝的葉子,你們之後可以將米飯包在苦楝葉中,用五彩繩綁好後再丟入河裡嗎?這樣就不會被牠搶走了。」

據說屈原如是說。

這就是粽子的起源。

五月五 得喝染上氣味的酒才能除厄

端午節時除了有粽子,為了除厄還會喝酒。男人這種動物,總是會找出各種藉口來喝酒,這點倒是古往今來皆不變的。

不過,在5月5日這一天,喝的必須是惡魔厭惡的、具有除厄效果的酒才行。

於是,將各種散發氣味的東西浸泡於酒液中再飲用,成為節日慣例。

菖蒲酒:日本將菖蒲放入澡盆,中國則是放入酒杯。

雄黃酒:雄黃,也就是硫磺的粉末,同樣放入酒中。

其實,一般來說會將菖蒲根磨成的粉末與硫磺粉一同放入。硫磺粉較多,就稱為雄黃酒;菖蒲粉較多的,則是菖蒲酒。

端午節,一般所說的都是農曆節日,因此多半已經進入夏季。

硫磺的氣味可以驅蟲,蟲子被趕走了,厄運也會跟著遠離,應該是來自這樣的聯想吧。

菖蒲酒、雄黃酒可以進到大人的胃裡,但小孩子可不能喝酒。於是小朋友會在額頭、鼻子、耳朵上塗上酒液,如此一來便可在夏季防止蚊蟲擾人。據說若在額頭上以酒寫上「王」字,效果更是卓越。這可是千真萬確的嗎?

儀式化的傳統 也是讓人們注意養身的機會

五月五日午時,飲菖蒲、雄黃酒,可除百病、驅百蟲。曾有書籍如此記載。

據說在5月5日陽氣最盛的這一天,選擇在陽氣最強的正午喝酒,效果更佳。

不論怎麼說,農曆5月5日,接下來就要進入盛夏,是最容易中暑的季節了。

即便是平常不注重健康的人,至少也趁此機會思考、保養一下,實在是相當貼心的風俗。

藉由儀式化,讓許多快要被遺忘的事物再度被記起,就和現在日本的交通安全宣導活動是同樣的道理。加上以往娛樂較少,相信這些慣例具有更大的效果。

艾草、菖蒲、硫磺等物,與其說是提供了物理上的力量,不如說是在心理層面,藉由節日及其行事,為人們的健康做出最大的貢獻。

內容來源=《美味方丈記》,玉山社出版

延伸閱讀
少數趁「冷」吃才好吃的食物!前菜拼盤中的聖品「海蜇皮」
拆解鹼粽 用三偏磷酸鈉取代非法的硼砂
麗緻把「杭州筵席大菜」通通放進一顆粽子裡!搶攻即將到來的端午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