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總匯三明治」的英文原名叫做Club Sandwich,也就是「總會三明治」,是以往在美國提供前來俱樂部的民眾所食用,不過傳到台灣後,因為語言所造成的誤會,不知不覺變成什麼餡料都包在裡面的總匯三明治。

撰文=鄧士瑋(食貨誌站長)

美而美改變了台灣早餐風貌

1981年左右,一位原任職於南亞塑膠的林坤炎先生,為了早日償還房屋貸款,與太太一起開著小貨車賣起早餐三明治。當年台灣人的早餐大多是家裡的米飯清粥,或是附近外省退伍老兵賣的燒餅油條豆漿,林氏夫婦賣的鐵板煎三明治價格便宜生意興隆。後來林先生決定在台北市八德路上開設店面販賣漢堡、三明治、飲料,店名叫做「美而美」。

從美而美開店的那天開始,台灣人的早餐樣貌徹底被改變了,原本只在速食店或高檔西餐廳才能見到的漢堡與三明治,在加盟、模仿、自立門戶等等商業行為下,靠著便宜快速贏得人心,很快就發展成台灣最常見的早餐型態。

到了1992年,僅僅巨林美而美的體系下就超過1100家店!早餐吃三明治配奶茶成了最常見的台灣早餐形式。基本上台灣人口中說的「早餐店」,指的就是這個「台式三明治早餐店」。

「台式三明治早餐店」中販賣的商品大多是能用小烤箱、鐵板快速料理而成的食品,其中最主力的商品隨著不同的價位選擇,有著不同的內餡搭配的三明治與漢堡(其實漢堡也是一種三明治),不管是連鎖店或是個體經營店,幾乎毫無例外菜單中最豪華的就屬「烤總匯三明治」(有的店家會寫「總匯土司」)。

台式早餐的總匯三明治依照各店體系或是經營風格、內容物略有不同,不過比較常見的組成是:4片烤過的吐司麵包塗上美乃滋後構成三層夾餡空間,夾入漢堡排(或肉片)、火腿、肉鬆、蛋、小黃瓜、番茄、生菜絲。然後對角切成4個三角形,再各自用牙籤固定,總之把幾乎所有可以當內餡的店內材料全部包進去,是一種味道非常複雜的三明治,常常也是菜單上價格最高的三明治。

總匯三明治原來是總會三明治

「總匯三明治」的英文原名叫做Club Sandwich,香港人稱作「會館三明治」或「公司三明治」,並沒有林林總總匯聚一堂的意思,「總匯」2字恐怕是台灣人的誤解。

「總匯」2個字乍看跟Club沒什麼關係,但只要寫作「總會」,相信很多人就恍然大悟。我們現在多半把Club翻譯成「俱樂部」,這是沿用上海洋涇濱式英語的音譯。以前Club的正式中文翻譯就叫「總會」。比方說Night Club就叫做夜總會,意思就是晚上營業的總會。現在上海市外灘中山一路2號有棟英文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洋樓叫做「上海總會大樓」,這棟洋樓就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外僑俱樂部「上海總會」的舊社。

所謂俱樂部是指一群人在一起進行娛樂社交活動的會所。在西方社會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據說可以上溯到古羅馬時代。演變到今天當然有各式各樣的俱樂部,飲酒作樂、興趣嗜好、體育運動⋯⋯只要一群人在一個會所交誼都叫做俱樂部,符合會員規章的人都能加入。不過在20世紀之前,俱樂部通常是社會名流的專屬場合。

當年美國人吃的三明治不像現在這麼五花八門,主要就是所謂的B.L.T.三明治,也就是培根、萵苣生菜、番茄組成的基本三明治。1894年,紐約知名的肯非爾俱樂部的廚師為了讓光臨賭場的客人覺得有豪華感,把煎烤雞胸肉加入B.L.T.三明治,變成1種豪華版本的三明治。這種新發明的三明治受到賭客喜愛,很快就被大家稱作「總會三明治(Club Sandwich)」,並迅速流行於紐約地區的各大會所。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駐台並於1967年在台北市成立了「美軍顧問團軍官俱樂部」,爾後駐台美軍人數越來越多,各地機場、基地、機構附近的美軍俱樂部越來越多。這些美軍俱樂部對於廚師與現場經理服務人員的人力需求很高,成本考量下無法大量聘雇美國人來台工作,所以漸漸的開始聘用本地人。這些廚師、服務員也就學會了美式西餐的相關技術。

1979年台美斷交,這些美軍俱樂部終於全部解散,而培養出來的廚師、服務人員則轉往民間的各大飯店、餐館任職或創業。比方說曾經紅極一時的台北天母茉莉漢堡或是高雄的角洲牛排館,創店老闆都與美軍俱樂部有關係。

這些離開了美軍俱樂部的餐飲工作人員,將漢堡、牛排、炸雞、三明治、炸薯條這些美式西餐帶進了台灣民間,自然也包括了俱樂部裡一定有的總會三明治。也許是總會2個字乍看之下讓人摸不著頭緒,後來在台灣的西餐廳菜單裡面出現的Club Sandwich都慢慢改名成「總匯三明治」。

巨林美而美創業於1981年,距離台美斷交不過3年。原本在南亞塑膠上班的林先生可能並沒有受過專業的廚師訓練,也不知道總匯三明治的由來。總匯這2個字感覺氣派豪華,後來的早餐店在望文生義自由發揮下,終於讓台版總匯三明治與傳統「B.L.T.加煎烤雞胸肉」漸行漸遠,變成1種「什麼餡料都來上一點」的無敵海景三明治。

延伸閱讀:
你吃的漢堡肉裡添加物比肉還多,是真的嘛?
由麥當勞推向全世界的漢堡 發明者仍眾說紛紜
食物新「麵」貌 日本無麩質麵食與漢堡挑戰健康時代

內容來源=《食貨誌:寫給吃貨的故事與烹調的道理》,由高寶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