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茶水中的茶多酚容易被氧化,形成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會造成風味與色澤發生改變,但並不是不能喝。而飲用水及茶水本身沒有營養成分,並不是細菌生長的理想環境,即便隔夜,也不會導致細菌大量生長。從「不會影響健康」的角度來說,隔夜水完全是可以喝的。
撰文=雲無心(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工程轉業博士)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健康飲料越來越受歡迎,喝茶的人也越來越多。
在關於茶的各種傳說中,有一條是「隔夜茶不能喝」,在網路上也很容易搜出各種不能喝的理由。然而,這些理由可靠嗎?
理由一、隔夜茶會生成「茶銹」
「茶銹是茶多酚類(Tea Polyphenols)物質在空氣和水中氧化成棕色的膠狀物」、「茶銹中含有鉛、鐵、砷、汞等物質」、「茶銹進入人體,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等結合、沉澱,會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
這些說法純屬無稽之談。茶中富含茶多酚,茶多酚容易被氧化,氧化後會使茶水顏色變深。所謂「棕色的膠狀物」其實一般只在紅茶中才能形成,業內稱之為「茶乳(Tea Cream)」。這種膠狀物是茶黃素(Theaflavin)與咖啡因的結合產物,其溶解度極易受溫度影響,茶水涼下來後可能因過飽和而析出。實際上,「茶乳」的出現需要茶水中含有大量的茶黃素,而其也被視為優質紅茶的特徵。
至於重金屬,無論如何放、放多久,都不能憑空產生,只能來源於水和茶葉。只要水和茶葉都是合格的,那麼不管茶水如何隔夜,都不會產生重金屬。至於茶銹進入人體後產生的危害,也就更無從談起。
理由二、隔夜茶中的維生素幾乎完全損失
從茶樹上採下來的鮮葉,確實含有一些維生素,但是經過加工乾燥等步驟,這些維生素早就損失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說,茶水中本來就幾乎沒有維生素,隔夜茶中也就無所謂損不損失了。而且,即便真的損失了維生素,也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並不能得出不能喝的結論。
理由三、隔夜茶會滋生大量細菌
這項理由在理論上是合理的,任何食物(包括飲料)在常溫下長時間放置都有可能滋生細菌。
但對於茶水而言,茶葉中的細菌本來就很少,經過熱水沖泡,細菌就更少了。茶水中的營養成分很少,並不是細菌生長的理想環境。即便是放在常溫下十幾個小時(所謂「隔夜」),也不會滋生大量細菌。如果是放在冰箱裡,就更沒有問題。
理由四、隔夜茶會產生亞硝胺
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由亞硝酸鹽和胺類反應產生。要生成它,需要有硝酸鹽並且在細菌大量生長的條件下,才能把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
在茶水中,硝酸鹽的含量本來就很少,也缺乏轉化成亞硝胺的反應條件。所謂的「生成亞硝胺」,只是一種想像。
隔夜茶究竟安不安全?
大家可能會關心,隔夜茶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會不會導致其他危害?
茶水的營養成分含量很低,一般說的「功效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和咖啡因。茶多酚很容易被氧化,變成茶黃素、茶紅素(Thearubigins)等物質,從而使茶水顏色變深,所以茶水在存放過程中顏色變深是很正常的。而這些氧化產物並沒有危害,如果在實驗室測試抗氧化能力,茶黃素甚至還要強一些。
除了隔夜茶不能喝,網路上還有許多「隔夜水不能喝」的說法。如果是一杯潔淨的飲用水,那麼其中的細菌會非常少,水中也沒有什麼營養成分,並不適合細菌生長,即便隔夜,也不會導致細菌大量生長。從「不會影響健康」的角度來說,隔夜水完全是可以喝的。
隔夜茶確實會讓茶水的顏色和風味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能使茶水「不好喝」,但並不是「不能喝」。飲用水本沒有什麼營養成分,所以隔夜水也不會因為隔夜而滋生大量細菌。
內容來源:《餐桌闢謠記》,大是文化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紅茶變混濁不是因為變質?茶黃素產生的茶乳現象帶你一次看懂
▶紅茶的咖啡因一定比綠茶高?這可不一定!
▶別喝隔夜茶!但瓶裝茶不都是隔夜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