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食品業者登錄是現代食品安全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對於本來就規避登記或永遠不會主動登錄的地下工廠、流動攤販,這些「幽靈業者」該如何管理? 正是食安治理上的黑洞。
撰文=陳韻竹、林正文
當你打開報紙或電視,看到新聞標題寫著「黑心海帶4400公噸全台流竄」黑心熱狗流竄台北市早餐店,不免會想知道販售問題食品的商家有哪些?自己是不是已經吃下肚?但是透過新聞報導或網路搜尋,幾乎都找不到答案。
回顧台灣過去40年食安事件,除了2010年塑化劑事件、2013年油品事件,因為涉及食品供應鏈廣泛,政府、檢調強制全面調查後,主動公布相關廠商名單外,其餘,在幾乎每月都有食安事件發生的新聞中,往往只看到食藥署或地方衛生稽查單位公布違法或不合格廠商的名單,但對於其銷售的下游廠商或是攤販、店家等名單卻毫無所悉,因為看不到黑心食品的明確流向,不免會民眾讓心中積累的疑惑,擴大為集體恐慌。
為什麼政府稽查只能查得出違法少數廠商,卻無法掌握相關食品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系統呢?最主要的關鍵在於政府無法掌握「食品業者到底有多少家?」的明確數量。
過去,台灣的食品業者因規模以及類別不同,分別有行號登記、營利事業登記、工廠登記等,但這些登錄基本上是因應商業與生產法規的需要,而非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之用,因此有許多食品業者根本沒有相關登錄資料。在三聚氫胺、塑化劑等食安事件發生時,政府追查時,甚至才發現出問題的工廠並沒有登記。
「政府想要積極管理食品安全事務,管理對象是否明確掌握,這是進行食安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環,唯有清楚了解管理對象,從能有效落實管理。」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執行長陳健人指出,食品安全管理法中明文規定食品業者必須登錄使得營業,但若要追問台灣從事食品業的家數有多少?餐飲業有幾家?零售業有幾家?可能就答不出來了。
因此政府著手進行建置食品業者的登錄系統,2014年4月1日「非登不可-食品業者登錄平台」正式上線,由食品添加物業者先強制登錄納管,同年9月底前食品添加物製造、加工、輸入、業者登錄完畢,接著政府陸續公告食品相關業者具工廠登記、商業登記或公司登記之食品製造、加工、輸入、販售業者及餐飲業者皆列入登錄規定範圍,其中也包括公有市場或觀光夜市等固定攤位。
台灣的「非登不可」制度,採取柔性宣導方式,希望業者「主動」上傳資料,如果經衛生稽查發現登錄資料不實或是仍未辦理登錄,則會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條文第四十七條第三項及第四十八條第二項施以罰鍰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而法令公告實施一年半後,食藥署在2016年元月宣告非登不可系統登錄的食品業者登錄達30萬家,但依據食藥署2015年公佈資料推估食品業者總計約有40萬家,因此尚有約10萬家食品業者未完成登錄作業,達成率約為75%。
而這份登錄系統推廣成績單,其實背後還潛藏許多管理制度上的隱憂,是食藥署若要落實食品管理需要克服的問題。
目前非登不可規定已涵蓋大部分的食品業者,但是對於本來就規避登記或非法業者,而這些永遠不會主動登錄的地下工廠、流動攤販該如何管理? 這些「幽靈業者」由於無法可管,因此常常恣意妄為,使用來路不明的原料、製造標示不實的產品,再以低廉的價格販售給流動攤販,正是食安治理上的黑洞,也是政府機管應該要突破納管的對象,因此陳建人建議,如果政府可以告訴業者,加入非登不可有什麼好處,自然會有更多業者願意主動登錄。
不可諱言,食品業者登錄是現代食品安全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有利於主管機關掌握製造食品業者納管,但是當知道食品業者有哪些、在哪裡之後,要往食品安全治理則還需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陳健人形容現行的登錄方式只有達到「領門牌」的效果,食品業者不論大小、不論規模、不論合格不合格,都可以先進入系統,領取門牌號碼(登錄字號)。
相較於其他國家的食品業者登錄管理方式,台灣已經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很多,有部分國家是除了登錄還要申報,其中如日本、中國還規定,食品業者無論大小甚至連攤販,必需登錄之外還要實地審查才能營業。登錄之後的管理配套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執行追蹤追溯的效益。
【本文僅節錄部分內容,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見《食力》特刊Vol.2「是他們讓我們吃黑心食品」】
延伸閱讀:
▶從地窖洞穴開始生產的美味 乳酪是這樣來的
▶乳酪為什麼會牽絲?麵包裡不牽絲的乳酪是什麼?
▶食品人故事:你一定吃過他發明的番茄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