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法國在2016年8月通過禁止全國使用塑膠碗盤、餐具的法案,於2020年生效實施,未來在法國只能見到生物來源材料製造且可分解的塑膠餐盤。

撰文=社企流/新聞整理=郭潔鈴

法國於2016年8月通過環保新法案,禁止全國使用塑膠碗盤與餐具,法案將於2020年生效。免洗餐具製造商有3年的時間,確保屆時生產的餐盤皆以可分解的生物來源材料製造。(同場加映:守護海洋!2020年起,環署擬禁售含塑膠柔珠的清潔用品

根據EcoWatch報導,此法案最初由歐洲環境綠黨(Ecologie-Greens Party)提出,依據法國於2015年通過的能源轉型法案(Energy Transition For Green Growth )所訂立,旨在減少製造塑膠時所消耗的能源與浪費。同樣根據能源轉型法所做出的措施,包括2016年2月要求超市將沒賣完的食物捐給慈善機構,以及2016年7月法國商店與超市禁止提供厚度小於0.05毫米的一次性使用塑膠袋。

(法國已於七月禁止商店與超商提供厚度小於0.05毫米的塑膠袋。來源:velkr0

根據美聯社報導,未來法國境內只能看到「用生物來源材料製造,並且能被家用廚餘機分解成堆肥」的塑膠餐盤。

環保團體大力稱讚新法,並希望法國此舉能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然而此法案卻也引發眾多爭議,根據美聯社報導,歐洲包裝製造商組織Pack2Go質疑此法違反歐盟的商品自由流通法,並憂心消費者會因為誤會生物材料製造的塑膠可自然分解,而把塑膠留在大自然中。

事實上,生物材料製造的塑膠製品能否順利在家中被分解仍是未知數。根據財富雜誌(Fortune)報導,目前市面上多數環保產品,只宣稱能在工業設備中被分解,而分解溫度通常比家用廚餘機高上許多。此外,環保產品大多比塑膠製品昂貴,所以法國的環境部長也曾認為此法案會帶給低收入戶家庭超量的負擔。

雖然對於此法案的正反評價不一,但全球各地都正為減少塑膠垃圾做出努力。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美國舊金山、夏威夷、衣索比亞、摩洛哥與澳洲和印度的部分地區,皆陸續做出禁用塑膠袋的規範。

而台灣雖無全面禁止使用塑膠餐具,但早在2002年就開始推行「限塑政策」,要求量販店和超市只能提供需付費的塑膠袋,多年推行下來,全台購物用塑膠袋從每年30多億個降至約14億。然而,台灣目前的再生處理技術有限,每年14億的塑膠垃圾大多數仍被丟進焚化爐燃燒,或許要解決塑膠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還是有賴於源頭管理。(同場加映:八月起,北市校園向瓶裝水說再見!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無塑時代終於來臨?法國創先例,2020年起全面禁用塑膠餐具』,了解更多食農創新請上社企流。

延伸閱讀:
你知道衛生棉一年製造多少垃圾嗎?她離鄉打造「無塑生活」,演繹台南最美風景
印度發明家 用米做出「可以吃的湯匙」,立志取代全國塑膠餐具
不只是回收,更要「升級回收」—看看荷蘭國鐵和航空公司怎麼做

參考資料:
Plastic cups ban to hit picnics and kids parties in France
France Becomes First Country to Ban Plastic Silverware, Plates and Cups
France to bid adieu to plastic dishes with controversial ban
France Bans All Plastic Dishware Starting in 2020
6個禁用塑膠袋的城市及國家,那麼臺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