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09年八八風災後,友聚生機旗下品牌「2021社會企業」引進日本老梅釀造技術,協助高雄梅農發展在地經濟。與原民契作「梅胚」,採自然農法提升青梅附加價值,創造穩定收入。推出老梅、果釀與點心系列,實踐共好永續。

撰文=友聚生機

源起於2009年八八風災災後重建的「2021社會企業」,透過自日本和歌山職人引進的老梅釀造技術,一同與政府與其他民間單位協助高雄偏鄉災民重返原鄉在地創生,並於2015年募資後轉型為社會企業,以「2021」品牌推廣一系列創新梅商品,運用特有的商業模式攜手原民梅農共創永續經濟。

2021社會企業與高雄桃源、那瑪夏鄉原民梅農契作的並非青梅,而是將採收下來的青梅以海鹽入桶,醃漬殺青120天後,再撈起曬乾的「梅胚」。過程中與梅農一同堅持採用自然農法、教授醃漬技術,並提供無息貸款協助梅農聘僱打梅工、購買海鹽和曬梅盤及搭建「日光曬梅屋」。另外,每年一收的青梅,採收期只有3~4週,採收的梅果亦需盡速處理,否則天氣轉熱短短3~5天便會開始腐壞;早年台灣青梅主要外銷日本,但中國開放後訂單移轉,台灣青梅產銷嚴重失衡,近10年的價格約略在每公斤12~19元之間,而與2021社會企業契作的梅胚,收購價為每公斤50元,不僅提升台灣青梅的附加價值,也穩定增加梅農收入,進而讓青壯世代梅農可以根留家鄉,減少隔代或單親教養,強化家庭機能。

2021與原民梅農契作,採用自然農法、教授醃漬技術,並提供無息貸款協助梅農聘僱打梅工、購買曬梅盤及搭建「日光曬梅屋」。(圖片來源:友聚生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自然農法種梅護水源 2021社會企業打造三大梅製精品
青梅並非高附加價值的經濟作物,因此梅樹多栽種於杳無人煙的深山陡坡上,同時梅樹也是深根型植物,搭配上使用自然農法栽種(不使用化肥及除草劑),不僅可以增進山坡地水土保持避免土石流,也可使土地純淨,對於環繞桃源、那瑪夏的荖濃溪及楠梓仙溪水源潔淨有所幫助,因為此兩溪可是高屏溪的上游,而高屏溪則是大高雄地區自來水的主要源頭。

2021社會企業各式創新梅商品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十年老梅、梅果釀以及伴手點心。十年老梅產品系列分別有老梅肉、老梅釀、諾麗老梅釀,此3款商品屬於養身保養為訴求,對於腸胃道保養、促進代謝、增進食慾有所幫助。其中又以「老梅肉」最受消費者喜愛,將釀製十年的老梅,開桶後以手工去籽再融入陳年巴薩米克醋製作成養身蜜餞,另外也可以搭配小番茄、原味優格一同食,健康又美味!

梅果釀系列有黃梅果釀及青梅果釀2款,由於桃源、那瑪夏多屬「小青種」,小青種與其他梅種最大差異為個頭小但梅果酸香味濃郁,因此製作的梅製品風味也最酸香。其中,「黃梅果釀」更是收購當地有機黃梅,經熟成後打漿補糖熬製而成,由於其獨特的蜜桃香,無論稀釋沖泡為的黃梅飲品,或是作為鹽酥雞、麥克雞塊等烤炸物沾醬,黃梅的有機酸不但可去油膩提味,也讓美味、健康小小加分。同時「2021社會企業」也運用黃梅果釀攜手「金色三麥」釀製黃梅精釀啤酒、「禾乃川」共同研製黃梅豆腐乳以及與「春一枝」開發梅子冰棒等無添加好風味梅子商品。

嚴選大高雄山區的純淨有機黃梅,梅子熟成轉黃時梅香濃郁似水蜜桃,手採後經過細細熬煮,綻放明亮的奔放酸甜滋味。(圖片來源:友聚生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來到2025年,友聚生機轉型為社會企業也滿十個年頭,正所謂十年磨成一劍,友聚生機以協助八八風災原民梅農在地創生為初心,構思共好永續的社會創新商業模式,在十年的不懈努力下,商業營運也日漸成熟,期待這梅好的初心能讓台灣青梅產業更加美好。

友聚生機為《TOPS台北好購》生活良品館及永續ESG館優質供應商,並於拾光募資平台TOPS台北好購「食在好購專區」上架,歡迎前往了解選購!

延伸閱讀
想消除疲勞不妨來顆梅子!檸檬酸含量比檸檬高好幾倍
天氣熱到爆!來碗可治夏日體虛的酸梅湯吧!
「梅精」到底有什麼好處?廣告迷思一次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