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創立於1953年的蔡萬興老店,從傳統江浙小吃起家,近年導入去紙化、食材管理等數位永續措施,減少碳排放並推動小家庭冷凍料理組合,展現老店新活力。


內容提供=蔡萬興有限公司

你知道嗎?創立於1953年的台北知名江浙餐館–蔡萬興老店,經營家族中竟沒有一位姓蔡!原來是創辦人,也是第三代經營者洪慈卿的外公外婆,是第一批從大陸撤退來台的外省人,當時在上海「蔡萬興餐廳」工作的外公,受到老闆幫助以伙頭兵的身分隨船來到台灣,結識了從大陸隨親戚輾轉來台的外婆。兩人最初以小攤車販售酒釀、梅乾菜等南北雜貨,後來為了組建家庭,便決定以「蔡萬興老店」為名開設小吃店,一方面感念恩人,另一方面也取萬代昌興的美意。

蔡萬興老店以江浙料理與點心聞名,憑藉對江浙傳統料理的堅持,以及對細節的執著,用真材實料和細膩工序,將每道菜餚做到極致,完美再現家鄉風味,也因此受到廣大客人的喜愛,無論是來此重溫家鄉滋味的長輩,或是尋找年糕、元宵、粽子、餛飩、湯圓等節慶小點的饕客,蔡萬興老店絕對是一時之選。

酒釀湯圓是蔡萬興老店的鎮店寶之一,也是冬至元宵的必備小點。加上蛋花及桂花釀風味更佳,深獲饕客們的喜愛。(圖片來源:蔡萬興有限公司提供)

傳承與創新並進!蔡萬興老店以冷凍料理包拓展新市場
老店需要轉型,尤其隨著數位化及永續議題持續延燒,洪慈卿也開始思考傳統小吃店要如何跟上時代潮流,但礙於單店規模,總覺得不得其門而入,直到偶然間接觸經濟部商業署的減碳輔導計畫,一切才開始改變。傳統老店過去都用手寫點單,且因缺乏數據管理,對每道菜的銷量及食材需求並沒有概念,經常造成食材浪費的問題,而透過計畫,蔡萬興開始導入線上點餐及載具,減少紙本點單及發票印製,並導入庫存管理系統,透過數據分析預估每項食材在淡旺季、離尖峰所需的數量,足量採購以降低廚餘及食材耗損。

當然,老店轉型需要時間適應與發酵,包括接觸各種數位工具廠商、規劃各項數據的計算方式等,每個都是過去不曾有過的經驗。洪慈卿回憶:「還沒開始的時候覺得每件事都很難,但真正做下去之後才發現,原來永續可以這麼生活化,每天重複的事情做出一點小改變,竟可以帶來這麼大的影響力。」從日常的小細節著手,單店也可以為ESG做出貢獻,雖然不像連鎖集團那樣立竿見影,卻也能向下紮根,細水長流。

該計畫執行至今已有半年時間,期末結算共降低約573萬公克食材報廢、減少約48公斤的紙張浪費,合計降低0.9937公噸的碳排放量,比期初預估的高出近2倍之多。因為這個計畫,讓老店視野大開,也更有信心接觸各種新型專案,其中也包括由台北市產業發展局推動的《TOPS台北好購》計畫。老店沒有品牌行銷的概念,但上了平台後就要有包裝、有故事,才能被看見、被推廣出去,面對新時代的浪潮,洪慈卿謙虛地說:「我們就像一個老娃娃,雖然年紀一大把,但面對全新轉變中的世界,一切都在學習中,但只有勇敢接觸,才能讓我們加快進步的速度!」

此次在拾光上推出小家庭冷凍料理包組合,是從蔡萬興老店規劃於店內販售的冷凍料理包中,挑選幾隻最受歡迎,輕鬆加熱不走味的菜餚,做成適合3-4人小家庭的組合,其中包括紹興醉雞、牛腩牛筋煲、蔥燒腩排及上海菜飯。紹興醉雞採用去骨仿雞腿,以秘製醃料醃製3天入味;牛腩牛筋煲以慢火細燉釋放膠質,醬香濃郁;蔥燒腩排將豬肋排燉得酥爛卻不失嚼勁,大量蔥段帶出獨特蔥香;在家簡單加熱,再炒個青菜、煮個湯,在家也能輕鬆享用名店大菜。

三菜一主食的小家庭組合餐,是蔡萬興老店針對3~4人小家庭推出的即時料理,只要依照說明覆熱,輕輕鬆鬆就能在家吃到老店好菜。(圖片來源:蔡萬興有限公司提供)

蔡萬興老店為《TOPS台北好購》生活良品館優質供應商,並於拾光募資平台TOPS台北好購「食在好購專區」以預購方式限量推出小家庭冷凍料理包組合,歡迎前往了解選購!


冷凍食品不再只是為了便利!個人化、精緻化成為「食」代新潮流
2025永續報告結果出爐、台灣3年穩坐亞太冠軍!「職業健康與安全」首次超越「經濟績效」成重大主題Top1
全球採購、契作生產、安心餐飲、綠色永續!東元餐飲集團攜手日韓多國品牌聯合參展台北國際食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