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因應美國乳牛場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最新研究顯示,受感染的生乳經過業界常見的巴氏殺菌方法處理(攝氏72度下加熱15秒)後,仍檢測出少量H5N1禽流感病毒。美國FDA表示,實驗室研究存在侷限性,並已對市售乳製品進行檢測,所有樣本中均無具有活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為了確保市售牛奶安全,FDA正在進行商業巴氏殺菌相關研究以進行驗證。

撰文=李旻叡

美國乳牛場近期爆發H5N1禽流感疫情,2024年6月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簡稱NIAID)於國際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布最新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牛奶在經過高溫處理後,H5N1禽流感病毒數量顯著下降,但在使用攝氏72度加熱15秒的高溫短時殺菌法(HTST,為其中一種常見的商業巴氏殺菌方法)處理的牛奶中,仍檢測到少量具傳染性的病毒。

美國乳牛場自2024年3月下旬爆發高原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

自2024年3月下旬以來,美國德州、密西根州、愛荷華州等12個州,陸續發現有乳牛群感染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H5N1 Avian Influenza)病毒,並且已有3例人類感染病例、出現結膜炎症狀。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5月份的公告中表示,已對來自38個州的297項市售牛奶產品進行了定量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qRT-PCR)測試,雖在約5分之1的樣本中檢測出病毒殘留物,但經進一步檢測後確認均無致病活性。FDA也聲明強調美國市售牛奶均會經過巴氏殺菌處理,消費者無須擔心食用安全。

最新研究:巴氏殺菌法可能無法完全去除牛奶中的禽流感病毒?

不過H5N1禽流感疫情爆發後,隸屬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下的NIAID洛杉磯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為了驗證兩種常見巴氏殺菌法的效果,從蒙大拿州的一頭山獅的肺部取得H5N1病毒,並將其與未經高溫殺菌的生乳混合。

實驗結果顯示,含有高濃度H5N1禽流感病毒的生乳在攝氏63度下加熱2.5分鐘後,病毒活性便顯著下降10的10次方倍,而商業巴氏殺菌在攝氏63度下通常會進行30分鐘的加熱處理,因此可以達到有效滅活。

然而,有3分之1的生乳樣本在攝氏72度下進行20秒的加熱處理後,仍檢測出極少量的傳染性病毒。由於目前在此溫度下進行巴氏殺菌的市售牛奶,通常只會進行15秒的加熱處理,研究團隊表示,假如生乳中含有足夠高濃度的H5N1禽流感的病毒,經過此殺菌方式處理的牛奶可能仍具有傳染之風險。

但是研究團隊進一步解釋,這些研究結果仍受限於實驗條件,考量到被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生乳實際上可能會有不同的成分、或者含有其他可能影響加熱處理的病毒,因此,有必要使用商業巴氏殺菌設備對受到感染的牛奶進行實驗驗證。除此之外,目前人類是否會因為飲用含有H5N1禽流感病毒的牛奶而致病仍不得而知。

對此FDA則表示,已經與美國農業部合作,正在進行巴氏殺菌的驗證研究,一旦有可用的結果將會立刻公布,但是根據目前所有證據表明美國市售牛奶是安全的,且強烈建議民眾不要飲用生乳。

台灣疾管署修訂新型A型流感通報定義 加強疫情監測

目前台灣並未發生乳牛感染禽流感的案例,但是已經加強監測。針對美國乳牛禽流感事件,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稱疾管署)於2024年5月13日邀集農業部、食藥署及相關專家,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盤點並討論國內新型A型流感防治工作。疾管署於6月13日發布公告表示,為有效監測台灣新型A型流感疫情,修訂新型A型流感通報定義,新增「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急性結膜炎,且有禽流感A(H5N1)動物疫情接觸史」條件,並自6月15日起實施。

疾管署此次修訂「新型A型流感傳染病病例定義暨防疫檢體採檢送驗事項」,於臨床條件增列「急性結膜炎」,於流行病學條件增加「10日內有禽流感A(H5N1)動物疫情接觸史者」,另於通報定義新增「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急性結膜炎,且有禽流感A(H5N1)動物疫情接觸史」者;此外,採檢項目增加「結膜擦拭液」,適用於有急性結膜炎症狀者。

疾管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看診時確實詢問與紀錄個案之TOCC(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是否群聚),針對符合通報定義個案進行採檢及通報,同時也提醒民眾,切勿飲用未經殺菌之生乳,禽畜相關業者於工作時應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曾經接觸確定罹患禽流感之動物,且於最後一次暴露後10日內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如發燒攝氏38度以上、咳嗽等)或急性結膜炎,請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動物疫情接觸史。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美國乳牛染禽流感!防檢署監測國內乳牛:H5N1皆陰性、可安心購買國產乳品
有禽傳人風險!台灣首度檢出H9N2禽流感病毒 疾管署呼籲遵守「5要6不」原則
食品史上的4月20日 巴氏殺菌法完成首次測試

參考資料
Inactivation of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 in Raw Milk at 63°C and 72°C
Infectious H5N1 influenza virus in raw milk rapidly declines with heat treatment
Updates on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
Questions and Answers Regarding Milk Safety During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 Outbrea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