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不是只有外食才會食品中毒!據衛福部食藥署2017年年底的統計資料,台灣2016年食品中毒案例中,在自宅食物中毒的案例有59件,佔整體食物中毒案例的8%。

撰文=黃毓棻

究竟食品中毒最常發生在哪裡呢?最常「中獎」的是哪些病原菌呢?我們又該如何防範?藉由2017年12月衛福部食藥署發布的2016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徹底了解台灣食品中毒的案例,更充分了解如何防範食品中毒於未然!


食品中毒最常發生在:學校、餐廳、自己家!

在家裡吃最安心?其實在自宅食物中毒的機率比想像中的高!2016年共有59件案例,計425名患者(佔整體8%)食品中毒的攝食場所是自宅,可能原因包含了從餐飲店外購食品回家食用、食材冷藏溫度不足或者交叉污染等,近年亦有發生民眾摘採陌生植物烹煮導致身體不適的案例;案件數最多的是餐廳(供膳之營業場所),有299案,1,638位患者(31.1%)。患者數最多的場所則是學校,共有64案,計2,499名患者(47.5%),由於學校發生食品中毒案件時,往往有多位學生受到影響,因此高居患者數排行榜之首位。


食品中毒病原菌在2016年,誰的勢力最大?

引起中毒案例的病原菌中,案件數最多者為諾羅病毒(77件,1,138名患者),其次是仙人掌桿菌(21件,1,257名患者沙門氏菌與腸炎弧菌則並列第3,案件數皆為10件,患者數分別為341名與71名。


怎麼避免常見的食品病原菌中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只需要極少量(約1~10顆)的病毒就能致病,因此食材若被諾羅病毒污染,即使污染情形輕微也很難避免食物中毒,美日等國皆也飽嚐諾羅病毒的威力,海鮮水產品、貝類產品若被污染,又未充分加熱烹煮,就很可能會成為諾羅病毒入口的機會。而烹調食物、用餐前,雙手也應徹底清洗,避免諾羅病毒污染。

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能夠產生耐熱芽孢,如果食品被污染後放在室溫下過久,仙人掌桿菌大量增生會產生毒素,引起嘔吐或腹瀉的症狀。要避免仙人掌桿菌,就要防止灰塵或病媒污染食物,食物若充分加熱(80度C、20分鐘)能夠把仙人掌桿菌和它所產生毒素破壞,因此食物建議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在家禽動物腸道中廣泛存在,所以蛋、禽肉製品是主要傳染媒介,不過也可以經由其他動物污染。


延伸閱讀
食品病原菌「李斯特菌」該如何防範?充分清洗與加熱!
魔鬼藏在細節裡!居家廚房食安最常被忽略
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兇手:微生物汙染
生菜配烤肉要留意 生鮮芽菜、葉菜易帶菌致病
參考資料
衛福部食藥署105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