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Valtec通過AI即時無人機探照系統,協助遠洋漁業更精確、快速地探測魚群,減少直升機成本與風險。創辦人葛維邦借助無人機與AI影像辨識技術,解決漁業效率與安全問題,並助力保護海洋生態。
撰文=蔡愷恆
根據《農傳媒》報導,台灣遠洋漁業的獲利年產值約新台幣355億元,佔整體漁業的近4成,其中又以鮪魚為大宗。捕獲鮪魚雖然獲利可觀,不過風險很大——除了出船的時間成本高,還有探測的直升機這一大筆開銷。
Valtec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葛維邦表示,遠洋漁業總花費共44億美元(約新台幣1,409億元),而關於「直升機」的各式開銷就占了4分之1。
為什麼遠洋漁業需要直升機?
直升機在捕魚過程會幫漁船偵測魚群位置和方向。通常飛行高度會貼近海平面,以觀察海底是否有目標捕撈的魚類。
不過,就算派出直升機、讓經驗豐富的漁夫透過人為觀察還是難免有偏誤。況且,受海上風浪與直升機重量影響,偶有直升機毀損事件發生。
新創Valtec提出了AI即時無人機探照系統,期盼能讓漁業變得更安全,同時更省時省錢。
Valtec的AI即時無人機探照系統要讓遠洋漁業更有效率。(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即時探測,用Nemo更精準找到魚群
「我們用《海底總動員》的主角Nemo(尼莫)當作產品名稱,呼應找魚的宗旨。」葛維邦笑著說。
Nemo是一款AI預測系統,漁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海洋表面溫度、風向和氣壓等不同資料,判斷魚群潛在位置,並派出無人機前往該領域進行探測,Nemo再藉由分析無人機拍攝到的影像判斷魚群密度、種類與方向,作為漁民捕撈的依據。相較於過往無法多點探測,Valtec使用無人機方更能夠有效率地協助漁民,並減少漫無目的漂浮和來回撈捕魚群的燃料能源。
葛維邦強調,Valtec本身並不製造無人機,而是和西班牙無人機企業Marine Instruments合作,Valtec真正的競爭核心是AI影像辨識。
「海上白白的是魚還是浪花、魚群的密度是否高到值得發動船隻追捕,都是產業know-how。」葛維邦說,而這也是自己進入遠洋漁業後的體悟。
Valtec共同創人葛維邦表示,海面上的魚群影像AI辨識是最困難的。(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不會台語、初接觸漁業,Valtec創辦人如何度過困難?
葛維邦是個連續創業家,從蔬果運輸到遊戲產業皆有涉獵。10年過後,他首次踏入台灣傳統漁業領域,難免有些不慣。
辭去上一份新創公司的執行長後,他從廣闊人脈偶遇捕魚公司老闆,自己也在漁船上體驗漁民生活和痛點。創業經驗豐富的他,很快就找到遠洋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便著手建立Valtec。
辭去上一份新創公司的執行長後,他從廣闊人脈偶遇捕魚公司老闆,自己也在漁船上體驗漁民生活和痛點。創業經驗豐富的他,很快就找到遠洋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便著手建立Valtec。(圖片來源:創業小聚提供)
由於過往有操作非民用無人機的專業,他期望能藉此減少直升機事故傷亡數量,同時降低遠洋漁民長期出海在外的時間。這項技術同樣能解決傳統產業缺乏新血的問題。
不過,葛維邦與資深漁民交涉的過程,沒有想像中這麼順利。除了要克服台語、英文之間的溝通橋樑外,也要面對漁民對新科技的排斥感。
「他們可能擔心自己或是同船的人員被取代吧。」葛維邦說道,漁民也有自己的驕傲,不一定信任AI。這在說服漁民使用上出現一大問題,所幸Valtec的B2B商業模式,是直接與公司合作,因此漁民還是會採納新工具。
收集數據,是Valtec的當務之急
另一個挑戰是海洋中央缺乏網路或是訊號的問題,初期無法得到及時或是完整的資訊,Valtec也找到解決方式。葛維邦表示,「我們建立了封閉訊號系統,讓資料可以傳送到漁船。」
Valtec以SaaS(軟體即服務)為商業模式,目前來說還在早期收集影像資料並進行訓練的階段。他透露,Valtec將在年底收回目前的所有數據,整理後正式開放漁船公司合作。
除此之外,他也期望能夠再開發辨別瀕臨絕種動物的模型,讓漁船在捕撈時能避開保育類動物,保護海洋生態。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你們有生產無人機嗎?」沒有,我們和生產方合作,確保我們提供給客戶好的硬體。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可以在100公里外傳送影片的遠距傳播系統。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耐心是成功的關鍵。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多機無人機控制、無人機AI以及無人機動態著陸功能。
【本文獲創業小聚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台灣新創打造「尼莫」無人機系統,取代直升機要當遠洋漁業的眼睛】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花蓮農改場與民間合作開發「新式蜂球」 藉GPS系統與無人機有效預防害蟲、提升6倍施作效率!
▶辨識精準度高達87%!台南農改場攜手成大、雲科大研發精準用藥無人機解決蟲蟲危機
▶餐飲外送結合新科技成趨勢!Uber自動駕駛、無人機送到你家!
▶從小漁夫變成「帶人創業的創業家」!百大漁青張博仁成立漁創客基地,為後進者探路
▶貝富新能源與新竹區漁會攜手舉辦魚苗放流活動 促進地方共榮發展
▶從賞鳥活動中找到創業點子!海盛科技用AI幫魚健康檢查,為漁民提升30%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