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1964年苗林行成立,不僅是台灣首家且最大的日本麵粉供應商,還建立自營麵包品牌「Boulangerie Le Goût」,更從烘焙產業延伸至拉麵產業,提供從麵粉到香料等全部原料。此外,苗林行跨足投資製麵產業,預計2025年生產廠房落成後,將以自製麵條攻佔日式拉麵麵條市場。

採訪=林玉婷

撰文=黃筱珊

「我們想要共同創造一碗完美的拉麵。」台灣最大的拉麵食材進口商「苗林行」總經理林瓊書分享投資製麵產業的期許時,眼神充滿光芒。他說:「一碗麵,其實就是拉麵職人的創作。麵條假設他沒有辦法自己做,那我們就想辦法要接近他期待的完美狀態。」而他領軍的苗林行,正積極投資製麵,預計廠房完成後將在2025年投入量產,在掌握原料之後,再強勢攻佔日式拉麵麵條市場。

強大原料優勢,讓苗林行在拉麵產業佔有一席之地

成立於1964年的苗林行,是台灣最大的日本麵粉進口商,在烘焙產業頗有領導者之姿,而跨足拉麵製麵產業,是他們踏入拉麵產業10年後,看準市場商機的新投資。

林瓊書說,最初踏入拉麵產業的契機,是2012年日本拉麵品牌ラーメン凪(Nagi)來台展店,當時ラーメン凪主打「一年365天每日一麵」,每天都推出新口味的拉麵,需要多元的原物料發揮創意,因而找上苗林行協助。與此同時,也有主打自家製麵的拉麵品牌,與苗林行洽談日本麵粉進口,讓苗林行開始在拉麵產業的耕耘。

如今,製麵所需要的日本麵粉,苗林行已是日清與昭和兩大麵粉品牌的代理商,麵粉之外的其他原物料,苗林行也擁有強大的採購力,例如湯頭會使用到的柴魚、昆布,苗林行就掌握著日本產量第一的柴魚專門店MARUSAYA、大阪最傳統老字號小倉屋昆布的代理權,而日本產醬油、調味料等,苗林行更同時擁有多個來源可供應,任君挑選。

目前,拉麵相關的營收占苗林行約5%的業績,雖然占比不高,但每年都有20%~30%的成長率,讓苗林行看好拉麵事業、開始加大佈局,自2020年起,每年都在台北國際食品展以拉麵為主題,設計展示各式拉麵食材與料理,擴大在拉麵事業的溝通,野心可見一斑。

苗林行2020年起每年都在台北國際食品展以「拉麵」為題,帶進日本最新產業趨勢,深度溝通拉麵口味變化的可能性。(圖片來源:苗林行提供)

3大關鍵都握在手中,苗林行投資製麵底氣十足

從烘焙產業裡累積的經驗,讓林瓊書投資製麵充滿信心,他分析:「好的拉麵等於好的原物料、好的技術、好的設備,這三件事情加起來。」而苗林行也正掌握著原料、技術、設備的3大優勢。

首先,製作麵條最重要的原料麵粉,就是苗林行的強項,身為台灣最大的日本麵粉進口商,手中握有日本第一大麵粉品牌日清製粉與第三大品牌昭和產業的代理權,光是適合用於製麵的麵粉種類就有近20種,資源充沛。而在製麵設備上,苗林行是日本麵條設備廠大和製作所的代理商,手邊已有業界最好、最合用的設備。

而最重要的製麵技術,最初其實是為了提供製麵設備的客戶服務,才投入鑽研。苗林行製麵事業部部長陳俊樺回憶:「我們銷售設備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辦法提供售後服務和維修。所以我就跟總經理提議,不然乾脆送我去原廠學,以後我們就不用再說沒辦法提供售後服務、保修了。」

苗林行派員去原廠日清製粉、昭和產業實習麵粉與製麵的知識,也至大和製作所學修機器,而陳俊樺也就這樣在日本鳥尾待了4年,從原本對麵條不了解,埋頭苦學製麵技術,最後帶著紮實的製麵功夫回到台灣,大展身手。

陳俊樺說,製麵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開始接觸製麵之後,我覺得麵粉就跟人一樣。每個人從學校畢業之後的狀況不一樣,是因為每個人的資質條件、有沒有做與自己興趣相符的事、遇到對的職場發揮該有的能力。麵粉的話,就是有沒有遇到適合的製麵師,讓麵粉能夠發揮特色。」看似單純的製麵,其實隱藏著許多改變成果的細節。「會因為產地、種植培育、氣候、製粉廠研磨技術、製麵師操作等不同因素,最後呈現出的的麵條都會不同。」

一碗完美拉麵的麵條,風味、長度、粗細捲度等條件,都會影響到整碗拉麵的呈現,要有合適的掛湯力,讓麵條夾起來能附著湯頭;還要有適中的「齒切感」,讓人感受到咬勁,但不讓人吃到最後覺得嘴巴酸。每一位拉麵職人需要的麵條特色都不相同,製麵師需要不斷反覆嘗試,才能做出最理想的麵條,而不同的麵粉原料、製麵設備、製麵技術,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果,三大條件都齊全時,就是好的麵條誕生之時。

苗林行手握台灣拉麵產業重要原料供應大權,從麵粉、湯頭與各式調味食材原料,甚至是自動化設備機台全都包。(童伯祥攝)

新廠即將落成投產,苗林行蓄勢待發

技術、原料、設備,全部到位後,苗林行進一步實現製麵事業的野心,2023年底已開始小規模供應麵條給拉麵業者,目前已有4種獨家配方製成的麵型,並持續以日本原料與技術為基礎拓展開發。等到2025年生產廠房完整落成後,預計一條產線可以產出7000~8000球麵糰。若以中小型店面每日需求百球的麵量來看,一條產線就能供應給80間拉麵店。

苗林行看好拉麵市場發展,將從日本麵粉進口代理跨足製麵生產。(童伯祥攝)

對於製麵事業的經營理念,林瓊書自有堅持:「苗林行是做B2B的產業。B2B的產業的核心精神就是幫助客戶成功。客戶成功之後自然而然回饋到我們身上。要怎麼幫助客戶成功? 就是你要把客戶的店當當作自己開店。」面對拉麵市場持續成長的商機,苗林行不只要在原物料上保持優勢地位,更要在麵條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苗林行製麵事業部部長陳俊樺認為麵粉就像人生一樣,從小麥產地、研磨製粉、製麵技術等各階段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童伯祥攝)

苗林行

成立年:1964年

特色:日清製粉與昭和產業兩大日本麵粉品牌代理,日本拉麵麵條、湯頭與醬料原料進口代理,製麵機、濾湯機等自動化設備進口代理等。

【本文出自食力Vol.34季刊《從日本原裝到台灣製造 新國民美食全台破千家!一碗幹掉牛肉麵、陽春麵的日式拉麵》】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日本對小麥需求量10年減少10%!麵粉製造龍頭「日清製粉」透過哪3大差異化策略扭轉市場衰退命運?
【台灣最大拉麵麵條製造廠】高度客製化還能天天新鮮現做!立成製麵手握400個拉麵客戶 從新創到國際品牌都愛用
青香蕉可以做麵粉?不僅減少剩食、含抗性澱粉還能增加飽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