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邵蓓宣

「我還記得第一天到座位,HR拿了一張A4的excel表跟我說,這是公司所有人的職級、姓名、座位和電話號碼,如果有人離職,他們會修改再印一張。」森邦執行長徐沛源回憶,自己第一天上班,就感受到數位化差距的震撼。

森邦旗下有4個品牌,其中最知名的是拉亞漢堡,全台有470家店,是徐沛源的父親徐和森2002年所創。2014年,徐沛源辭去在挪威奧斯陸軟體公司Opera的工作,回台協助父親。

透過數位化解決早餐顧客的時間焦慮

傳統早餐店數位轉型,是徐沛源進入公司後最想做的事,除了想利用所學和專長協助公司成長,也源於小時候的經歷。

「我永遠都記得國中在早餐店幫忙,有次裝一份厚片土司,裝了3次紙盒都無法完全扣好,結果那位客人立刻把手伸進櫃台,一把拿走,還跟我說:『不要鬧了,我趕時間!』」這件事讓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你想像一下,早餐店櫃檯裡面的那個人,抬頭往外看,排隊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心情好的,為什麼?因為每一個人都在盤算:上學要遲到、捷運要來了、等一下打卡來不及了、為什麼後面的人比我先拿到、為什麼我站了20分鐘餐點還沒好……。」

他想要透過數位化,解決顧客的時間焦慮,也替當年那個站在櫃檯後面害羞、不知所措的自己解套。

不想讓顧客排隊等早餐!用「可靠性」提高顧客黏著度

徐沛源說,早餐店的消費者大多是上班族,在餐點相差無幾的情況下,為什麼顧客要來拉亞漢堡?他認為差別在於可靠性。「我今天希望7:35分拿到早餐,我就真的可以在7:35 分拿到,我想做到這麼精準,而且是拿到對的、沒有做錯、熱騰騰的早餐。」如果他可以做到這件事情,拉亞漢堡這個品牌,就會從純粹的食物提供者,變成一個「可靠的」食物提供者,加深消費者黏著度,數位化點餐就是他認為的解法。

但真正推動拉亞漢堡全面數位化的,其實是疫情。徐沛源說,疫情前他正開始推廣門市訂貨系統App、拉亞NOW點餐App,但拉亞漢堡大部分都是加盟夥伴,要讓加盟主願意執行,首先要說服對方花一筆錢導入新系統。「你現在告訴他,有一個機器不錯喔,點餐掃碼器,按一按就可以幫你算好金額,店家可能會跟你說,拜託你在講什麼?我都已經做20年了,也沒什麼問題,你現在來教我怎麼做早餐店嗎?」

2021年的三級警戒,讓顧客無法出門,只能遠距叫餐或外帶,店家也怕更多的肢體接觸,這時大家就願意導入數位工具了。「因為數字證明,有導入系統的店,不但業績沒有掉,反而成長顯著。」於是,從只有10%的店願意用,慢慢的 20%、30%往上加。


拉亞漢堡除了導入拉亞NOW點餐App,門市也做分流,讓取餐顧客可以快速拿餐,不用塞在門口排隊,也減輕門市人員壓力。(圖片來源:經理人提供)

除了點餐App,徐沛源也協助加盟主改造門市。他表示,解決顧客不耐煩的排隊問題,不能只有App,門市也要做分流,區分內用、外帶點餐付款區、外送平台的取餐區,這樣一來也可以減少門市人員和顧客核對時間,讓來拿餐的顧客不會通通都在塞在門口。

徐沛源表示,其實自己很幸運,剛好碰到一個不用花太多成本說服消費者習慣新工具的時間點。雖然他們不是第一個導入數位工具的連鎖早餐店,但他們是在最恰當的時間點推動轉型,消費者已經很習慣掃碼點餐、App訂餐,是消費者行為先改變,他們也剛好跟上。

數位點餐使用率從1%成長到60%,「數位工具只要用過就不會走回頭路」

從3年前推動門市掃碼點餐,到2023年8月拉亞NOW點餐 App新版本上線,目前使用數位點餐的顧客已占來客數的6成,再細分析數據,這6成中有80%的人是用預約點餐,「這表示我們有做對事,解決顧客痛點。」而 App在2024年11月初的台灣App不分類排名中,下載數排名第19,甚至擠下 Spotify、Netflix、YouTube,「我還把這個排名截圖傳給我以前的同事看,沒想到做傳統早餐店居然可以有這個成績。」

他也表示,60%的顧客使用很難說是高是低,但如果跟一年前的自己比,只有1%的人使用,現在的成績就是很大的進步。「數位點餐的成長,跟業績成長的差別在於,今天用過數位工具點餐的人,明天還會用;今天沒用過的,明天可能會用,比例一定會逐步成長。但業績成長可能會跟促銷、外在因素有關,今天賺20萬元,明天仍有可能歸零。」對他來說,數位工具使用就像知識的不可逆,用過就不會走回頭路,只要解決問題跟痛點,就會有好結果。
但他也會提醒自己,轉型的過程,不要過度迷戀工具跟方法,「我們對工具迷戀,是因為工具是可以被測試、可衡量的,但是人的心情跟痛點,數字沒辦法呈現,最終還是要解決客人到底在意什麼,才不會走冤枉路。」

利用數據分析會員習慣,喚醒沉睡顧客、客單價提高一成

更進一步來說,點餐App讓拉亞漢堡有數據可以做會員制。「我在Opera Software工作時,每天就是問自己這4個問題:我的客人是誰?我對手的客人是誰?為什麼我的客人會來?為什麼我的客人不來?研究拉亞的會員也是同樣道理。」

徐沛源說,2024年上半年他們和亞馬遜(Amazon)AWS的 Metabase合作,請亞馬遜幫他們分析所有會員在消費平台上的消費次數、消費金額等,他們可以進一步研究哪些客人常來、哪些客人慢慢不來了,請演算法幫忙找出這一群人,透過App推播誘因,例如廣告折扣,喚醒這些沉睡會員。

喚醒後的沉睡客大概有40%可以讓他再回來,這些回來以後的顧客,平均月均消費大概都高達1000元左右。而因為這些數位工具的導入,公司營收也從2021年的10.2億元成長到2022年的14.6億元,2023年更是達到17億元,App會員的客單價增幅達11%。2024年營收截至目前預估能達22億,較2023年增幅30%。

「給點數、折扣這些行銷手法其實一點也不特別,電商20年前就在玩,現在也還在做,只是你沒有數據就無法做,重點是你要如何把這群人找出來。」徐沛源表示,早餐店的進入門檻不高,只要不難吃,就會有生意,街邊巷口的早餐店雖然多,但他覺得拉亞漢堡的競爭力在於支援加盟主打團體戰,單獨一家早餐店能做的事情有限,但透過這些數位工具的幫忙,就能培養店家附近顧客的忠誠度。

徐沛源說認為,早餐是一個人一天之中時間占比很小的一部分,人的一天有太多事情要做,上班族如果經過一家超商門口看到很多人在排隊等咖啡,他會掉頭就走,所以如果能不要讓顧客操心,就成功了。

「我希望拉亞漢堡可以帶給客人的是穩定跟安全感,我的目標是希望所有客人到拉亞漢堡,只花5秒鐘拿到餐就離開,比便利商店還要有效率,我不想要客人等,這是我推動數位化最想做到的。」徐沛源說。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不讓客人等、比便利商店還有效率!拉亞漢堡如何解決上班族「趕時間」痛點?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早餐店用5大特色抓住台灣人的胃
西式連鎖早餐店破萬家 密度逼近便利超商!
早餐店林立讓人選擇障礙發作?網友最愛的這8間連鎖早餐店大公開!
當 7-ELEVEN 成為全台最大的早餐、速食、與咖啡店,其他零售業者如何與之競爭?
滿街早餐店,速食業為何還要賣早餐?麥當勞 24 小時營業,反而更省成本
為什麼早餐店都叫「美 X 美」?30 年前的一個錯,差點害慘了美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