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法國對麵包及烘焙製品的需求極大,為日常生活主食,而這樣的飲食習慣,除了適合生產穀物的地理環境之外,也與中世紀以來的社會發展背景有關,就連吃什麼麵包都取決於個人的身份地位,到底是為什麼呢?

撰文=Maryann Tebben(賽門岩巴德學院食物研究中心總監)

在法國,烘焙產品有千百種,相關法規重重,可見得法國對於烘焙尤其懷有敬意。因為天然地理條件使得法國傾向於生產穀物,所以人民也從多種穀物中選擇了麵包作為主食。

而且,從「最虔誠的基督教國王」克洛維開始,麵包與宗教有了關聯,還有一套系統用以訓練烘焙師、以法規及職業組織加以監督;除此之外,法國擁有一座真正的首都,首都的都市人口使得專業烘焙很早就開始分化,因此法國終將稱霸麵包與糕點界。

「麵包之國」法國自中世紀,已有分級制、度量標準的烹飪傳統

地理環境可以解釋為什麼法國是麵包之國,但是曾經分歧再統一的麵包文化則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法國城市政府規定的麵包形式都是統一一致的,但是藝術性與各地區麵包的發明並沒有受限,每一種特產麵包都有獨特的名稱。麵包與其他食品的專門術語,以及烹飪的常規作法,都使得法國人與眾不同,並且是法國人日後取得廚藝主流地位的立足點。

早在中世紀,推動分級制、風格的影響力、採用度量標準以達到對品質的堅持,都已經是法國麵包的獨特之處。

將麵包劃分社會階級,「有發酵」代表財富、「小米製」較粗糙

麵團也有一套等級制度,對比較貧窮的人口來說,發酵的麵包是「財富的象徵」(symbole de la richesse)。事實上,從13至15世紀,波爾多地區的鄉村教區公證紀錄中,並沒有職業烘焙師的蹤影,由此可見,麵包師這個職業是完全屬於城市的,而鄉村居民則是在公用烤爐自己烘焙麵包(如果吃得起的話)。

在15世紀的波爾多,小米製品完全取代了黑麥,只有在16世紀下半葉,黑麥麵粉才取得了合法地位,可以用於專業烘焙。 反之,在13世紀交給波爾多大主教的什一稅穀物數量打破了紀錄,而大主教地位崇高,吃的是高品質麵包,可見當時最常見的是用以製作高級麵包的普通小麥。

加斯科涅(Gascony)的居民素以種植及食用小米與「panis」(panic,帕尼克)聞名,這些穀物被認為是粗糙且未開化的(就像加斯科涅人一樣)。

中世紀「白麵包」需求增加,麵包成為法國人主食

在中世紀法國,用來製作麵包的穀物大軍(大麥、燕麥、二粒麥、黑麥)逐漸讓位給了小麥,法國人對於白麵包的需求愈來愈高(後來在危機時期也一樣),例外的只有一些山區。次要的穀物被發配為牲口飼料,在北部也用來釀造啤酒。在整個16世紀,穀物都是農民與許多城市貧民的日常膳食主角,包括麵包、粥糊、加了麵包乾的稀湯。

出現「fournier」、pancossier」麵包師,法國人以購買代替自製麵包

在14世紀,麵包師這個職業有了法律地位,而且城市工人的薪資增加,所以城市居民愈來愈習慣購買日常所需的麵包。

中世紀的麵包供應,重點在於是否有可用的烤爐:教會機構與醫院有自己的烤爐,而中產階級人家通常沒有;此外,農民與修道院之間的封建從屬關係使得農民必須使用修道院的「公用烤爐」(four banal),只有繳交一筆年稅才能免除。在5世紀與6世紀,只有百分之5的農村家庭擁有烤爐。

不過沒有烤爐並不影響自己製作麵包,中世紀村莊的麵包師分為幾種:「fournier」,專門烘烤別人做好的麵包;「pancossier」,自己完成製作麵包的每一個步驟,從一開始購買穀物,到最後在商店或市場出售麵包。

在巴黎,「pancossier」稱為「talemelier」,源自「將麵粉過篩」(tamiser)這個詞。巴黎市長埃提安.布瓦洛(Etienne Boileau)在1268年的《行業大全》(Livre des métiers)裡明訂「talemelier」的正式地位。在城市裡,可能因為薪資上漲,許多城市居民不再自己做麵包,改為購買,於是「fournier」這個行業逐漸消失。


中世紀麵包師與學徒。(圖片來源:天培出版社提供)


內容來源:《法國美食史:行家知識與風土認證》,天培出版

審稿編輯:陳怡岑

延伸閱讀
取經法國的「布封竹地雞」香嫩多汁的秘密!24週飼養、雞肉低溫熟成是美味關鍵
白蘭地是商港中意外做出的蒸餾酒?你所不知道的16世紀葡萄酒史
正宗頂級粵菜就在「朧粵」!米其林二星主廚領軍、剛開幕即掀起粵菜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