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資料,1975年以來全球肥胖率翻了3倍、2016年過重人口比例高達39%,有超過19億人過重、6.5億人已達肥胖程度!不僅影響個人身心健康、拉高新冠肺炎致死率,更造成各國健保負擔、國安問題。
採訪·撰文=羅璿
研究指出,越早介入孩童飲食的導正,越容易幫助個人建立一生健康的擇食習慣。英美兩國從民間與中央,已花了超過25年推動營養教育、減緩孩童肥胖,成效如何?
英美3分之1孩童過胖成國安命題
「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今日制定了一個充滿野心的國家目標:從現在開始美國出生的孩子,將以健康的體重長大成人。」美國白宮於2010年2月9日發布,道出1980年以來,美國肥胖率翻漲3倍、每3個孩童裡面就有1個肥胖。在2000年後出生的孩童裡面更有3分之1受糖尿病所苦。每年肥胖引起的健保支出佔1470億美元、肥胖更是奪走美國人從軍資格的最大變數。在西歐肥胖率最高的英國,2018年有將近63%成人過重。有3分之1的孩童在小學畢業時就已經過重,英國國民健保每年花費60億英鎊治療肥胖相關病症。
根據統計,全球肥胖率在40年內翻升4倍,2006年起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肥胖。
加州名廚創學校菜園、白宮也跟進
最早在1995年,美國加州知名有機餐廳「帕妮絲之家」創辦人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開闢「學校菜園計畫」,在當地一所國中設置菜園,且同步開設烹飪課程,提倡學童自己種植、採收與準備農作鮮食,重建與食物間的關係。2009年,華特斯受邀參與「60分鐘」電視節目,隔空向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喊話,呼籲白宮更關注孩童健康。蜜雪兒聽見了,同年3月20日,約100平方米的白宮菜園誕生,在接下來歐巴馬任期8年間住在白宮總統一家與客人,都可以嚐到在此生長55種蔬果。一個攸關飲食的全國性對話就此展開。
2010年底,歐巴馬簽署通過蜜雪兒所力推的「健康、兒童不挨餓法案」,15年來首次修改營養午餐標準,包含減少午餐份量、限制校園只能有1%脂肪含量以下的鮮奶、規定蔬果與全穀食物要有一定份量,鈉、糖與脂肪不可超過一定標準等,且30年首次讓美國農業部介入協助校方提供份量足夠且健康的早餐和午餐。2020年哈佛研究指出,受惠於此法案,美國10~17歲最貧窮的孩童與青少年肥胖率每年減少9%。依此推算,截至2018年,美國有50萬名肥胖孩童因此受惠。
英國餐飲名人帶動食育風氣,減重成國家願景
如今全球家喻戶曉的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 MBE(Jamie Oliver)早在2005年善用自身的影響力,透過電視節目、社會運動與培育社區廚師改善校園午餐。速食連鎖餐飲店LEON創辦人亨利.丁博比(Henry Dimbleby),同樣背負起督促政府的角色,提倡必須讓孩童自己學會烹飪。不管是企業家、名廚或基金會,民間的聲音自帶力道,更讓英國政府在2018年將減重列為國家共同的願景:希望2030年前孩童肥胖率減半。
英國由餐飲業發動食育推廣,推動政府立法打擊孩童防胖。
川普阻斷蜜雪兒8年營養政策!英:食育立法頂多是起點
「營養教育無法看見立即政績,今天制定的政策可能要5年後才見成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副局長大衛.艾奇森( David Acheson)分析。肥胖是隱形的國安危機,需當局立法、從下而上督促局處、分配資源,才能長久保障營養教育並非一時的政績表現、社會潮流。若掌權者不視食育為重,且沒有必定遵行的法規,飲食教育更可能受政治角力牽連,淪落得無影無蹤。
2017年,梅蘭妮亞·川普接手蜜雪兒的白宮菜園,一次性邀請當地俱樂部的孩童象徵性一同種菜後,就再也沒有孩童進過白宮菜園。川普上任後,也多次嘗試推翻前第一夫人的校園營養政策,爭取讓精緻食物重返校園餐桌,最後甚至成功顛覆蜜雪兒所訂下的減鹽規劃、且放寬鮮奶的脂肪含量標準。「我們依然面對一個失效的系統與一群胖子,美國仍須努力。」艾奇森直言。
與丁博比共同創辦慈善機構「校園主廚」(Chefs in Schools) 的英國飲食作家妮可.皮薩尼(Nicole Pisani)從倫敦10所示範中小學由下而上推動孩童在校種菜、烹飪、融入食育知識。她同樣觀察到:「雖然英國有制定食育法規,但因難以評量成效而沒有督導。」站在民間最前端的妮可也得承認「政府的角色是必要的,光是法規強制食育、給予『計畫』不夠 — 我們也必須給予校方他們需要的工具與空間。制定法律,跟擁有一個受遵守的法律,是完全不一樣的。」妮可評估,英國日前只有一套官方制定的「計畫」,而這只是個開始。由美國也可見,立法是對一項政策最基礎的保護,一切必須始於此。
2019年台灣10大死因8項與肥胖有關,更推升新冠肺炎致死率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人過重率為 45.4%,且2019年10大死因中就有8項跟肥胖相關。除此之外,2021年3月4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與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表研究發現,全球250萬新冠肺炎染疫死亡者中,9成出現在肥胖率較高的國家,超過50%成年人體重過重的國家(如英國、美國、巴西),新冠肺炎致死率高出10倍。哥倫比亞大學也發現,極度肥胖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加裝呼吸器與死亡機率比正常體重者多了60%。在非常時期更顯出體位攸關生命。疫情之下,艾奇森觀察到美國食療趨勢發展,越來越多人認同健康飲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維持身心健康。
美國民間推動營養教育、孩童健康體位已超過25年,英國自1998年也立定國家營養法,而台灣最早從1982年草擬《國民營養法草案》,雖有不同版本討論,至今卻依然躺在暗櫃。從英美經驗不難看出,即使當局支持、甚至是已經立法,也無法立刻全面改善國民與孩童肥胖問題。顯示立法只是起個頭,而台灣至今連起跑都還沒。我國若再不動起來,恐怕將落後英美不只25年。
英國飲食作家妮可.皮薩尼(Nicole Pisani)(左二)創辦校園主廚基金會。(圖片來源:校園主廚基金會提供 )
校園主廚基金會協助倫敦示範校進行校廚培訓,推動校園食育知識。(圖片來源:校園主廚基金會提供 )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立院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中央將編列經費於全國推動食農教育
▶獨家榜單揭曉!台灣首次22縣市食育力總盤點
▶22縣市食育推廣僅約4成民眾滿意!體驗機會不夠、場域不足是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