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PageBox/getFile/GetImg.aspx?FileLocation=%2fPJ-FOODNEXT%2fFiles%2f&FileName=photo-76004-i.jpg&W=155&H=100)
2023/06/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829224
台灣已經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超過2年,然而,目前消基會指出美豬進入台灣食品市場的情況仍然存在著許多不明確的環節。消費者難以得知這些豬肉流通過程與去向,呼籲政府應該強化溯源。
2022/09/28 https://www.foodnext.net/life/education/paper/5616745965
位在彰化市定古蹟內的綠色餐廳「三時之聚」創立於2022年,主廚張文騰經營理念是要結合「公益、教育、生意」。張文騰從廚房走入產地,親自挑選信任的小農所種出的有機友善食材,並透過選購格外品使餐點價格實惠,他也常藉餐點向消費者介紹食材故事。經營餐廳之餘,張文騰積極投入生態廚師計畫,在南投的原民部落小學推廣食農教育,培育未來的消費者對永續餐飲的概念。
2022/03/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safe/paper/5234678108
美食外送平台讓民眾可以隨時點隨時吃美食,但是在點餐的同時也別忘了三大原則:店家資訊透明、謹慎下單、確認品質。
2022/0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675465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消基會)於2022年2月15日公告「市售零食營養素、抗氧化劑及丙烯醯胺檢測結果」,市售零食在標示、營養素含量與抗氧化劑、丙烯醯胺等物質含量,是否符合法規與建議攝取標準。其中一項由華格食品烘焙坊出品的手工米蛋捲有標示不符的情況,實際檢測營養素的鈉含量比標示明顯超標120%。至於鈉攝取過高會引起健康疑慮,為何營養素沒有限量標準,則因它不是安全危害物質。
2022/01/10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852666149
作家陳安儀於2022年1月7日凌晨在臉書粉絲團發文表示自己在餐廳消費1千多元,卻因沒點飲料而不符合「低消」,與店家起爭執,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究竟錯在誰身上。
2022/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098665525
2022年1月6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消基會)在「2021年度十大消費新聞 聯合記者會」上公布消基會總會年度十大消費新聞事件、中部十大消費新聞、雲嘉南十大消費新聞、南部十大消費新聞排行,其中飲食議題包含:萊豬公投、外送平台消費爭議與年耗20億個塑膠杯。
2021/04/1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578857
台中市衛生局2021年4月16日檢出全國首例萊劑超標肉品,為在台中市楓康超市販售的「美國冷藏牛腱」,經查為該超市總公司統一向台北市供應商採購「美國冷藏牛腱」共199公斤,進貨時均請供應商提供瘦肉精檢驗結果合格報告,抽驗時檢出超標,已依法開罰12萬元。
2021/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616577364
《食力》調查發現,近6成民眾比起豬肉產地,更在乎豬肉有無含萊劑。中央推出的產地法規無法直接解決民眾擔憂,更增添通路業者、稽查員作業,也讓台中、彰化等4縣市各自推出「無萊劑」標章,造成中央與地方多頭馬車。
2021/04/1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577526
隨著2021年元旦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隨即掀起了一場台灣豬標章與標示之亂,在這樣的亂象之下還有「在地品牌豬」加入戰局,但實際上在地豬的推廣能得到好處有限,搭著民眾對於萊豬的恐慌而推廣,只會模糊焦點,反而應該回到農畜產體制中健全發展,真正讓民眾看到在地品牌的好。
2021/03/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569650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2021年度《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針對豬肉源頭至販售端規劃6項新政策,另於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設置「肉品專區」,公開市售肉品標示稽查及抽驗結果。
2021/02/10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357559491
長年來努力推廣台菜文化、被稱為「台菜教母」的黃婉玲認為,從在地食材、烹飪技藝到大眾味覺,國人已經失去了與老祖宗的連結,就像「菜尾湯」本來做為宴席的最後一道菜,如今被大眾誤以為是剩菜雜燴,台灣料理正迅速消失。為重拾台菜本味,她建議國人從吃天然食物、上菜市場、炒盤青菜開始!
2021/02/0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556615
為確保肉品未使用萊克多巴胺,台中市政府推出「牛豬產品無瘦肉精金標章」,截至2021年1月底,共7家業者申請通過獲核發。
2021/01/22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739553158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調查2020年冬天網友們對於火鍋的討論,統計發現在寒流一波波之下,能藉由重口味與藥補帶起暖意的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為聲量前三名。過往豬肉是台灣人常吃的肉品,在此次調查中卻掉到第五名,第一名由鴨肉拿下。
2021/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975548937
台灣食品的輸入規定及相關管理標準自2021年1月1日起有新規定上路,包括「開放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增列進口豬貨品分類號列」、「食品含戴奧辛及多氯聯苯」處理規範、「食品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及「動物用藥殘留標準」。
2021/01/06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548975
台灣對食品業者的追溯追蹤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新增「應使用電子發票」與「應電子申報食品追溯追蹤系統」之業別規定。
2021/01/0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industry/paper/5111548018
2021年,台灣正式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對於台灣本土國產豬業者來說,面對成本更低的進口豬,朝向精緻化發展成為一大方向,台灣前三大養豬業者、國內最大農畜集團大成集團副總裁韓家寅就宣示:「2021年是台灣國產豬品牌元年。」
2020/12/24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545575
9項與含萊克多巴胺美豬的相關行政命令送進立法院,於2020年12月24日確定全數通過,包括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開放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萊克多巴胺最高殘留允許量達0.04ppm及相關原產地標示規定,新制將於2021年1月生效。
2020/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544468
多項攸關民眾權益之重大食農政策或措施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陸續上路實施!《食力》整理了2021年食品新制懶人包供您參考,小心別觸法囉!
2020/12/2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616544963
2021年1月1日「散裝食品標示規定」擴大列管範圍,將有20項散裝食品,應清楚標示原產地(國)。
2020/12/15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543418
台中市政府市政會議於2020年12月15日通過修正「台中市檢舉重大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案件獎勵辦法」,率先全國將豬肉類食品含有萊克多巴胺或其它乙型受體素違規案列為重大食安案件,民眾未來檢舉該類案件,經台中市衛生局查獲屬實並裁罰確定,即可依新修訂辦法按照實收罰鍰金額70%發給獎金。
2020/12/11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593542270
台北市政府2020年12月11日透過《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公告「連鎖超商、超市及大賣場設置不含萊劑專區」及「肉品進口商強制自主檢驗」,希望讓豬肉製品管理能夠食材溯源、明白標示萊劑,資訊更透明,讓消費者能自由安心選購。
2020/12/09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470541587
新北市政府2020年12月8日宣布「新北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修正案經議會三讀通過,將利用「送驗、登錄、貼標」三步驟,把關豬肉來源,且萊克多巴胺需零檢出,若驗出但未超出中央規定的0.01ppm者,需罰3萬~10萬。
2020/12/03 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739538754
FSSC22000是「GFSI(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全球食品安全倡議)」認可標準中在國內發證張數最多的系統,2020年11月公告了5.1版,其最主要差異即依照不同的產業別作不同程度之要求。
2020/11/17 https://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111535011
行政院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三章一Q食材獎勵金每人每餐由3.5元提高至6元,並適用於加工品食材。教育部也修正學校午餐採購契約範本,要求肉品及蛋品全部使用國產在地具三章一Q食材,肉類加工品應採用肉品原料來源為國產在地之優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