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南市六甲區水稻田區仰賴烏山頭水庫水源灌溉,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輔導推動大區輪作計畫,以2年4期當中的一期改作大豆,因應缺水問題避免農損影響農民收益。

採訪·撰文=張語屏

因應氣候變遷,雨量不均、降水不足以致缺水問題。為配合2022年實施的「稻作4選3」計畫,由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台南農改場)輔導台南市六甲區農民,輪作能比水稻節省30%~40%水量的大豆,以輪作方式節省農業用水資源。

水稻用水量大 種大豆可緩解農民限水、乾旱問題

台南市六甲區,以水稻年種植面積約佔2000公頃為最大宗,仰賴鄰近的烏山頭水庫灌溉水。在六甲區種植水稻的許姓農民表示,雖然所種台梗11號米屬大量生產型,但平均每週引水灌溉至少一次以上,觀察2020年~2021年的水旱情勢,會考慮輪作大豆。

他表示,「輪作能改善土壤酸化情況,也緩解農業限水、乾旱狀況。由於農法與生長性質不同,應會在2022年第二期(9月~12月)在稻田上分區種植黃豆,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田區。」

改作大豆期 應顧好排水規劃

弘昌穀糧生產合作社在1967年以碾米工廠起家,也是農糧署輔導的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之一。第三代接班人擔任業務經理的曾耀彬表示,目前約有300公頃為水稻種植,在2018年開始配合契作生產大豆面積約10幾公頃,以產銷履歷食用級黑豆及黃豆為主。

弘昌穀糧生產合作社位處六甲,2022年開始種植各式契作水稻約300公頃,自2018年起便加入大區輪作計畫,以六甲的黏性土質試驗種植,圖為約種植100天的台南10號食用黃豆,預計5月第一週內可收成。(張語屏攝)

「六甲的土質屬於黏土,蓄水性強較適合水稻,大豆耐旱但怕水太多,但只要土地平整、地勢低處有水溝或排水設置良好,能順利排水就不用擔心。」曾耀彬說,種植時間點很重要,約在1月上旬或中旬最適合,梅雨季前4月底5月初前就能採收。而播種初期施肥一次,一分地僅需約1包左右肥料,不需像種稻那樣費工顧水,較省工也省水。

台南農改場專攻大豆改良的副研究員吳昭慧表示,春天種植黃豆約100~120天可收成,秋種約85~95天。以台南10號食用黃豆為例,屬於抗白粉病品種,在種植60天左右,建議農民仍要觀察蟲況,或提前施灑一次除草抑制劑即可。唯有在開花後的入漿期特別灌溉水,當葉子變黃、豆莢開始形成,就要減少水量。

台南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吳昭慧說明黃豆種植忌多水,於1月上旬~中旬播種,多能在雨量大的梅雨季前收成,第一期生長到收成約100~120天內。(張語屏攝)

對於農民擔心黏性土質種植有風險,吳昭慧則建議,開溝畦作,突起的畦地種植更好排水,避免土壤太溼拉長生長期而影響收成。相對於水稻可節省30%~40%的水量、也節省農事工作。

種植大豆類土壤不宜過溼,鄰近排水溝、畦作,排水系統好最有成效。(張語屏攝)

省水大作戰!稻作4選3大區輪作 2年4期以一期改作或休耕為主

因水情吃緊,在民生用水、工業用水優先下,行政院農委會與經濟部水利署共同推動農業用水配合減少灌溉,在2022年實施水資源競爭使用區的「大區輪作」制度,並特別以目前米糧充足的水稻田區,推動「稻作4選3」計畫。

在2年4個期作中,稻農最多可選擇3個期作種植水稻,可申報交公糧收購,或參加稻作直接給付獲得直接收益,在米糧充足情況下維持農民收益,但需配合最少1個期作,改種水稻以外作物、或停灌休耕,以達節水效益。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台灣本土大豆豆奶成功外銷日本!「Jacksoy豆奶」將於日本450家通路上架
國產有機大豆變革!花蓮農改場研發「智慧省工生產技術平台」,助小農有效掌握作物生長
擺脫傳統素肉豆青味!豌豆大勢崛起,鷹嘴豆、菠蘿蜜等新興原料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