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攜手中央大學研究團隊,運用影像辨識結合AI技術完成「種子數位圖鑑平台」系統,建立69個科別共計447種植物種子外觀數位化影像和外觀特徵資料庫,能快速排除外來混雜種子,將有效守護台灣農業生態安全。

整理=編輯部

種子檢查程序繁瑣且費時費工,為提升種子檢查效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以下簡稱種苗場)攜手國立中央大學陳慶瀚教授研究團隊,運用影像辨識結合人工智慧技術(AI)完成「種子數位圖鑑平台」系統,建立69個科別共計447種植物種子外觀數位化影像和外觀特徵資料庫,能快速排除外來混雜種子,將有效守護台灣農業生態安全。

種苗場種子檢查室為政府種子檢查專責單位,每年檢查進出口貿易種子、良種繁殖制度種子與各地縣市政府市售作物種子合計約1500~2000件樣品,可發現約有2~3成的其他作物或雜草種子混雜其中,這些具發芽能力的外來混雜種子一旦逸出於田野中,將快速擴張及野化成為入侵植物,不僅對國內生態造成影響,更是加重日後農作生產的田間防治管理成本。

「種子數位圖鑑平台」系統採用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方法

由於外來混雜的種子形態多樣化,檢查人員過去多仰賴種子標本和紙本圖鑑,不但檢查費時且部分種子圖鑑年代久遠,圖片已失真,徒增檢查人員執行檢查工作之困難度。故種苗場與中央大學開發「種子數位圖鑑平台」系統,此系統採用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方法建立自動辨識功能,使用者可將未知種子照片上傳至該系統,透過以圖找圖的功能,系統會在1秒內找出外觀最相似的5種種子,再結合系統內建置的種子外觀特徵文字描述,快速辨識出正確的種子,藉以簡化檢查程序和時間。

此外,也可藉由科名、學名及中文名等基本的檢索功能來進行搜尋,完善系統功能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未來此套系統將開放給農民使用

種苗場期望該系統成為種子守門員的利器,有效提升檢查效率,並於未來可提供於相關種子研究人員、種子業者及農民使用,讓大家一起為我國農業生態安全把關。


使用者可將未知種子照片上傳至該系統,透過以圖找圖的功能,系統會在1秒內找出外觀最相似的5種種子,再結合系統內建置的種子外觀特徵文字描述,快速辨識出正確的種子。(圖片來源:種苗場提供

審稿編輯:謝承學

延伸閱讀
咖啡種植環境差異大,國內外莊園待遇大不同!
脫歐後管制少 英國核准基因編輯小麥實地種植
台灣小農如何複製紐西蘭奇異果經驗,創造國際品牌?最大關鍵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