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糧署推動調整稻米產業結構,輔導農友轉種有機雜糧,且水旱輪作的方式可達到節水、降低病蟲害之效果,有助於提高有機耕作面積。為此農糧署舉辦體驗活動,增加民眾對有機農業與稻米文化的認識。


整理=編輯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為推廣有機及友善耕作並調整稻米產業結構,提升雜糧自給率,輔導農友於第2期作轉種黑豆、黃豆、薏苡、小麥、花生等有機雜糧作物。且農糧署北區分署媒合山水生產合作社與國內食品廠聯合研發國產有機豆奶、薏仁豆奶、雙豆奶等加工飲品,提昇國產有機豆類商品價值,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同時增加雜糧產值。

此外,藉由有機食農教育活動設計有趣的體驗課程,分享有機雜糧美食,讓民眾了解有機農業的價值,也認識在地有機雜糧產品的多樣性。

有機稻田水旱輪作 節水、降低病蟲友善耕作大步前進

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苑裡地區農友契作有機稻米面積已達120公頃,2018年第2期作將其中37公頃轉種植有機雜糧作物,採用水旱輪作更有助於降低田間病蟲危害,增加有機及友善耕作農業的品質,並可節省農業用水,進而提高農民有機及友善栽種意願,提升有機農作面積。

雙豆撞薏仁飲品提高曝光率 天然好滋味增加接受度


農糧署輔導之豆奶產品。(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蘇宗振指出,為提高國產雜糧辨識度及產品多元利用,將同時推出國產有機豆奶系列飲品,包含:豆奶、黑豆奶、薏仁豆奶等。透過開發新穎的組合式雜糧加工飲品,增加國產雜糧之曝光率及消費者印象,進一步提高國內廠商及消費者對於國產有機雜糧之接受度及認同感,有效引導消費者購買,並強化國產有機雜糧行銷,提升消費力以擴增國產雜糧生產面積。


下田採摘有機黑豆 民眾親身經歷更有感

黑豆田區。(圖片來源:農糧署北區分署)

此外,農糧署北區分署將於2018年11月3日在苑裡鎮上館里舉辦體驗活動,讓民眾藉由下田實習採摘有機黑豆,身歷其境進行環境教育,讓民眾認識有機農業與稻米文化,提升有機消費觀念,進而尊重自然、關懷土地。同時也有農夫市集攤位,可購買新鮮在地的有機蔬果及加工品,品嚐國產在地有機雜糧美食。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什麼是美國黃豆永續生產?
包裝冰豆漿為什麼可以保存10幾天?喝多好不好?
有機農業,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