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2022年因應疫情,上海宣布封城導致民眾獲取物資困難,「團長」起頭團購帶貨成了上海人補給物資的來源。生鮮食品取得不易、長期保存困難下,各家食品公司也紛紛祭出「即食食品」,一時間銷售額飆升,即食食品再次打入消費者心中、成為疫情間最搶手的民生必需品。
撰文=Giselle Yin
「上海團長」這個群體最近可謂是備受關注。
線上買不到菜,線下出不了門,家裡囤貨不夠......,每天為基本生活物資煩惱成了許多上海人的日常,而社區團購成了不少上海人唯一的日常補給來源,上海團長則成了當下最受人尊重的一個群體。
從發起到成團到最終送達,團長們都面臨許多困難。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尋找供應商。在上海人等物資、團長找供應商這樣的背景下,Foodaily注意到,作為生活必需品,食品企業們在抗疫的關鍵時刻成為了搶手資源。
許多食品品牌也在微信、小紅書等等媒體媒體發布了官方團購訊息訊息,為解決上海人民的一日三餐提供助力。(圖片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提供)
那麼,從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出發,未來哪些食品種類在疫情過後依然有擴大滲透率甚至爆發的潛力,成為消費者的日常固定回購項目?除了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品牌及種類還可以如何塑造消費信心?
疫情驅使下,持續增長的「即食食品」市場
最近,珍味小梅園、朕宅、COOOOK輕烹烹、尋味獅、一旬一味等等即食食品品牌都發布了團購需求。
實際上,疫情爆發以來上海即食食品訂單呈爆發式增長。同時,3月以來全國各地即食食品需求量也增長明顯。據央視財經報導,3月份全國即食食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上海地區近半個月的同比增幅則超過250%。
不管是作為已婚已育家庭的快速備菜解決方案,還是作為廚藝廢人們的自救方案,即食食品都在加速滲透進當代人的廚房。
疫情三年,可能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沒做好廚藝準備
對於許多居家隔離中的上海人來說,煩惱的不僅僅是怎麼買菜,還有怎麼做菜。
不得不承認,儘管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經過去3年了,但依然還是有很多人沒來得及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來的居家隔離生活做好「廚藝準備」。
有了生鮮食材也不知道怎麼做、努力了還是會炸廚房。一通操作猛如虎之後卻要面對一盤失敗的菜,讓人不僅要經受生理折磨,更會遭受精神打擊,對本就壓抑的居家隔離生活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培養一個優秀的廚師少不了要下幾年的苦工,就算是家常菜水平,想要做得像模像樣,至少做到自己不嫌棄的程度,也很難短時間速成。不會做,又不能點外賣,這種時候,即食食品就成為了他們的救星。一般調味品或許是家庭必備,但對於廚藝廢人來說沒用,和即食食品一樣,複合調味品或許也是拯救廚藝廢人們的利器。
耐儲、快速、出貨穩定,冷凍即食食品成為家庭冰箱「常駐成員」
超市冷凍食品區是各路囤菜大軍必攻之地,早早就被掃蕩一空,片甲不留。
考慮到長期穩定儲存,消費者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冷凍食品,由此增加的家庭冰箱的儲存空間壓力甚至帶動了冰箱冰櫃的搜搜尋熱度和銷量。在4月10日的微信指數中,「冰箱」、「冰櫃」的搜尋量分別暴漲96.75%和20.8%。
根據《第一財經》4月11日的報導,受到疫情的刺激,民眾食物儲存的需求激增,由此拉動了多個地方大容積冰箱以及家用冷櫃的銷售額。調研機構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3月,國內冰櫃、冰箱線上的銷量增長,冰箱線上銷量同比增長1.89%,冰櫃線上銷量同比增長6.83%。
近日在小紅書上,可以看到不少筆記開始推薦立式冰櫃,作為家庭冰箱儲存空間的補充。也有人表示「今年618可能冰箱要被買爆了」。
Foodaily研究院認為,不管是考慮到儲存性而選擇購入,還是通過最近的社區團購初次嘗試,此次更多的消費者接觸、認識到了即食食品的存在。未來,冷凍即食食品可能會成為許多家庭日常補貨的必備選項,成為許多中國家庭冰箱裡的「常駐成員」。
回顧日本即食食品發展史:即食食品再次在特殊時期大展身手
其實,回首即食食品在日本的發展史,冷凍即食食品也曾因為在特殊時期解決了基本飲食問題,而提高了消費者的認知和好感度。
日本的冷凍食品行業起步於1920年,最初用於冷凍魚類。在1923年的時候,發生了關東大地震,作為日本冷凍食品起源的葛原冷藏將東京芝浦倉庫中的冷凍魚發給了受災民眾,由此讓大眾認可了冷凍食品的價值。
前不久,Foodaily從對珍味小梅園、麥子媽和叮叮懶人菜3家即食食品品牌的採訪了解到,目前,中國消費者對於冷凍即食食品的認知還遠遠不夠,自2020年以來,提高即食食品的消費者認知也一直是即食食品品牌的課題之一。
因此,對於此次主動提供社區團購訊息的即食食品品牌來說,不僅是承擔社會責任,也是一個向消費者科普即食食品的時機。如何合理地規劃內容,通過各種媒體進行消費者科普和傳播,是品牌接下來需要考慮的發力方向。
常溫真空包裝食品未來是否有可能成為即食食品種類新寵兒?
不管是肉類等生鮮食材還是即食食品,都需要佔用冰箱冷凍庫的空間。市面上很多冷凍即食食品產品的包裝體積也比較大,對於一些冰箱較小的消費者來說,甚至有可能放不進冰箱。這也成為了消費者對於冷凍即食食品的一個痛點。
在Foodaily昨天的發文中,我們介紹了真空包裝食品這種可以常溫長期保存、包裝輕便、食用方式方便快捷的即食食品產品。儘管目前在國內這樣的品牌還很少,但在囤貨可能會成為許多人未來的購物習慣的情況下,真空包裝食品或許會是未來有增長潛力的一個種類。
買咖啡上熱搜,可樂成為貨幣,飲料跟零食成為「快樂剛性需求」
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也可以是一種剛性需求。
咖啡、可樂和各種零食當然不算基礎保障類的食物,但它們卻成為了鄰里間以物易物時的貨幣。
尤其是可樂,更是公認可換萬物的頂級物資。
通過可樂以物易物,也引發了一些鄰里之間的暖心小故事,成為大家隔離期間的一點慰藉。
「上海我要買咖啡啊」上熱搜,可樂成為貨幣,網友自發整理的各個版本的疫情囤貨指南中都赫然寫著「零食」這一項,還有人說疫情期間真的會想吃零食,能吃一口的話真的可以緩解不少壓力……,從種種現象中可以看出,許多消費者對於飲料和零食的需求,不僅僅是味蕾上的滿足,有的時候更是舒緩精神壓力的食物,可以說是從「身體需求」向「精神食糧」發展了。而在Foodaily本次的團購供需發布活動中,我們發現,如隅田川、旺旺、軒媽等咖啡及零食品牌也備受歡迎。
這些食物並不是生存必需品,卻是許多人快樂生活的必需品。
疫情下的封閉狀態是一種極端情況,這種情況下部分人的精神壓力可能比正常情況更大。不過正如在Foodaily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度十大年度商業熱點中提到的那樣,零食的核心特質是碎片化時間下的情緒滿足。
在日常中,有張有弛、適度放鬆其實是許多消費者自我調節的方式。儘管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但不得不承認,好吃的食物就是會讓人精神愉悅,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健康固然也是消費者永恆的追求,不過對於零食來說,不管是品牌還是消費者,都把心態放輕鬆一些,偶爾享受一點快樂又有何不可呢?
疫情下的囤貨熱潮,是挑戰也是機遇
2022年對於許多人來說依然是艱難的一年,疫情也不知何時能夠結束。或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囤貨」都會是一個熱詞,也會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習慣。是挑戰也是機遇,在囤貨熱潮中,又有哪些種類與品牌種在消費者心中呢?時間會給出答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原文標題:上海团购,除了刷屏的团长,背后的这些“救命”食品也要爆?!】
延伸閱讀
▶餐飲業舉兵踏入販賣機沙場,不是戰死就是締造奇蹟
▶國內外皆然,先求「友」才能活下去!疫情迫使餐飲業結盟,有哪三種生存模式?
▶緩解疫情苦悶!零食的新奇包裝與口味成為另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