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日本可說是全球數一數二重視食育的國家,從小泉前首相制定的「食育基本法」即可得知,他認為飲食影響著人格的發展,因此,要克服偏食的習慣必須從小教起。

撰文=那須由紀子(日本營養管理師)

在日本,有一條闡述飲食與人格之間關聯的法律。那便是2005年制定的「食育基本法」。隨著飲食的歐美化與米食型態的改變,日本進入了單獨用餐的時代,當時的首相小泉純一郎對日本人的營養失衡抱持著危機感,於是制定了這條法律。

這條法律的前文裡,對於飲食和人格的關係,高聲宣布如下:「食育對於身心成長及人格形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是一生中培養健全身心、孕育豐富人性之基礎。」

其他字句像是「為孕育孩童們豐富的人性,賦予其生長的力量,沒有比飲食更為重要。」、「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以增進身心健康。」等等,文中反覆強調,飲食是為了培養豐富的人性。

小泉家十分重視食育 認為偏食會對人格造成影響

小泉前首相也非常注重自己孩子的食育,他的兒子小泉進次郎議員來營養師公會演講時,也這麼說過:「小時候如果飯菜沒吃完,父親便不讓我下餐桌;一有不想吃的菜,就會被父親責罵。」

看過這麼多高齡患者,我相信偏食與否會對人格造成巨大的影響。事實上,品格美好、深受大家喜愛的患者們都異口同聲地這麼說:「從小父母就嚴格教養我不可以挑食」。

近期卻因食物過敏使得大家默認偏食風氣

由於自幼便什麼都吃,所以攝取到均衡的營養,進而形成健全的大腦,對人格造成良好的影響。兒童的味覺還不發達,不喜歡苦味和酸味,所以不會自己主動吃蔬菜,周圍的大人就算用罵的,也要讓他們好好吃下去,慢慢的他們就會習慣這種味道,克服偏食的毛病。

以前,學校也教育學生不可以偏食,什麼都要吃,但最近因為食物過敏的問題,在幼稚園或學校很難教導學生不要剩下飯菜來。在一般家庭裡,寧可責罵孩子也不讓他們留下剩菜剩飯的家長也少了很多。一有年輕的患者住院時,我總是為他們嚴重的偏食狀況感到心驚。考慮到孩子們的未來,這種背後認同偏食的現代潮流令我感到憂心不已。其實,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是因為營養不足所引起的…
懷抱感激之情吃下食物 似乎能讓身心狀況變好

此外,食育基本法的第三條是「國民的飲食生活乃建立於自然的恩威之上,並受飲食相關人員的通力合作支持,對此我們應予以深深的感謝及理解」。文中包含了許多諸如「感謝」等表達情感的字眼,這就法律上來說實屬特例。

有一個比較心靈層面的例子。我曾經看過一個種花實驗,實驗者種植時一面說出感謝的話,另一盆則邊發牢騷邊種植,結果以感謝話語種植的那盆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以牢騷種植的那盆則枯死了。

當我回頭來看患者們,便覺得人類的身體也有相同的情況,真是不可思議。雙手合十,懷抱感恩的心吃東西的人,和邊發牢騷邊吃的人比起來,即使吃下相同份量的食物,其營養吸收率和對身心的作用似乎都有所差別。

應從長遠來看食育基本法的設立

吃東西時,對食材的生產者和製作料理的人心懷體貼,對動植物獻上的生命有所自覺,那麼自然會對食物湧現出感激之情。透過飲食教育來培養對食物的感謝,這對孩子身心的健全成長乃至於人格形成都將發揮重要的效果。

千禧年,我們已知偏食對身體所造成的危險性,也開始討論食育的必要性。小泉前首相早已發覺飲食不但關乎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人格。「防止偏食,藉此培育出心靈豐足的國民」這項融入了首相本身思維的食育基本法,我認為是使日本擁有光明未來的法律。

內容來源=《吃什麼決定你是誰:飲食會塑造你的人格,甚至決定人生的好壞!》,瑞昇出版

延伸閱讀

日本食育師媽媽的食育筆記:食育無所不在,並教會我們愛與感謝

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

【李偉文專欄】孩子偏食怎麼辦?談餐桌上的親子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