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近年執行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針對大洋性、陸棚性及定棲性魚介貝類進行種原蒐集與繁殖試驗,希望可以透過人工繁殖技術生產種苗放流,達成復育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之目的。
整理=編輯部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海洋環境汙染、棲地生態破壞及資源超限利用等因素導致台灣沿近海漁業漁獲量較高峰期大幅減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近年執行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針對大洋性、陸棚性及定棲性魚介貝類進行種原蒐集與繁殖試驗,已蒐集近20物種,除建立水晶鳳凰螺、銀塔鐘螺、遠海梭子蟹、鋸緣青蟹、日本鮸、條石鯛、虎斑烏賊與萊氏擬烏賊等物種繁殖技術生產種苗放流外,更創全球首例黑䱛之繁殖,為復育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踏出堅實的一步。
水試所在農委會經費支持下進行海洋物種的種原蒐集計畫,希望透過人工繁殖與種苗放流的手段使生物族群數量上升。(圖片來源:水試所提供)
台灣沿近海漁獲量仍未回升 期以人工繁殖與種苗放流增裕資源
水試所說明,依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我國沿近海漁業漁獲量在1980年達最高峰40.82萬公噸後逐年減少,2013年僅餘37%為15.26萬公噸,所幸近年實施相關資源管理及放流措施,漁獲量略呈回穩,近3年維持在16至18萬公噸的水平。
有鑒於此,水試所在農委會經費支持下,結合該所漁撈與養殖領域人力,並藉漁民的協助,針對消費需求高,但資源量明顯下降或地方有個別需求之物種進行種原蒐集,期透過人工繁殖與種苗放流手段增裕資源。目前在大洋性部分已蒐集鬼頭刀及杜氏鰤(紅甘),陸棚性部分已蒐集黑䱛(黑口、黑喉)、赤鯥(紅喉)、日本馬頭魚、條石鯛、密點少棘胡椒鯛(加志)、黃背牙鯛(赤鯮)、旭蟹及遠海梭子蟹(沙蠘),定棲性部分則有水晶鳳凰螺、銀塔鐘螺、馬糞海膽、鋸緣青蟹(紅蟳)、虎斑烏賊(花枝)與萊氏擬烏賊(軟絲)等。
水試所2022年達成全球黑䱛首次成功的人工繁殖紀錄
水試所進一步說明,在認同資源復育理念的漁民協助下,水試所沿近海中心同仁於2022年4月隨船出海,在澎湖附近深100至200公尺海域釣獲黑䱛種魚,進行減壓操作,進港後隨即運至澎湖中心,由東港中心同仁接手進行催熟、交配產卵與孵化試驗(部分受精卵移至東港中心孵化),共孵化魚苗3至4萬尾,並依魚苗體型成功餵以適當大小之餌料生物(俗稱過料),目前已蓄養至15至20公分體長,查考文獻此為全球黑䱛首次成功的人工繁殖紀錄,期待此批幼魚2至3年後可達性成熟而成為種魚。另配合6月8日世界海洋日,由澎湖中心將500尾過料成功之黑䱛苗於澎湖海域完成世界首例之放流。依此模式,該所沿近海中心、東部中心與東港中心同仁於2022年11至12月間在東部200至400公尺深海域採集赤鯥,並進行2批次育苗試驗,可惜未能成功過料,孵化後之2批魚苗分別於1週及2週後死亡,類此情形尚有鬼頭刀、旭蟹等物種。
水試所強調,在行政院與農委會經費支持下,該所3艘試驗船(含2艘汰換)與3處種原庫新造(建)工程將於2024年陸續完工驗收,搭配既有1艘試驗船與3處種原庫,期待以本計畫所累積之經驗與技術,逐一突破與建立各標的物種的種原取得與繁殖技術,參考漁業署漁業資源管理與放流規範,在適當的地點放流適當的物種,同時運用該所開發之人工海藻床復育技術,進行放流物種的中間育成,提高放流效率,有效增裕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滿足國人的消費需求。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海中「蟳」寶成功突破 台灣第一批完全人工培育紅蟳
▶貝類復育再添一員!水試所成功建立「環文蛤」人工繁殖技術
▶一暝大一寸,禁捕政策見效!東北部海域鯖魚體長恢復8年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