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開發出具抗水產病原弧菌及改善水質之益生菌「短小芽胞桿菌D5 (Bacillus pumilus D5)」,使用該益生菌配合業者良好的養殖管理、改善養殖環境,能有效提高文蛤的成長及存活率。
整理=編輯部
近年來文蛤大量死亡事件造成養殖業者重大的損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開發出具抗水產病原弧菌及改善水質之益生菌「短小芽胞桿菌D5 (Bacillus pumilus D5)」,施用該益生菌配合文蛤業者良好的養殖管理、改善養殖環境,可以有效提高文蛤的成長及存活率。
水試所說明,國內文蛤養殖自1970年代以後出現大量死亡之情形,早期係於3、6、9月發生季節性不明原因死亡,但近年來非季節性之斃死事件頻傳,不僅造成養殖戶損失,對國家經濟也有嚴重影響。文蛤大量死亡發生原因,據推測可能與養殖環境溫度、鹽度的急遽變化、水質和底棲環境的劣化、養殖密度過高及養殖管理不當等多因子所致。水試所於2015年由白蝦腸道中分離出一株益生菌「短小芽胞桿菌D5」,試驗顯示,將短小芽胞桿菌D5添加於飼料中餵飼文蛤6個月,可以增進文蛤成長,大幅減少養殖池水弧菌的數量,有效降低池中有毒的總氨氮及硫化氫濃度,調節文蛤的免疫能力,提升文蛤的存活率。
水試所指出,根據2015~2018年進行雲嘉南地區文蛤養殖環境現場調查結果顯示,在255場次的文蛤養殖池調查中,因單純的水質不良而造成文蛤大量死亡的情形約有129場次,占50%;水質不良加上弧菌或是革蘭氏陰性菌混合感染者共100場次,約占40%。由此推測,養殖管理不當導致的水質不良是造成文蛤死亡的最大因素,次要原因是水質不良加上弧菌或是革蘭氏陰性菌混合感染。經實驗室內以病原弧菌攻擊文蛤試驗結果顯示,創傷弧菌 (Vibrio vulnificus)及巴西弧菌(V. brasiliensis )會造成文蛤死亡,鰻弧菌(V. anguillarum)及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等弧菌則會導致文蛤體弱。
水試所表示,由於水質不良及弧菌感染是文蛤死亡之重要原因,該所已將具有抗弧菌及改善水質能力的短小芽胞桿菌D5技術轉移給5家益生菌廠商,未來將搭配其它益生菌應用於餌料以及飼料中,可以有效降低文蛤池中的弧菌量及改善水質,再配合養殖業者強化文蛤的養殖管理,預期能有效解決臺灣文蛤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恢復文蛤產量,讓消費者能享用價廉物美的文蛤。
審稿編輯:童儀展
延伸閱讀
▶【食聞】養殖漁業防寒新技術!高效節能熱泵跨域協助魚塭減少損失
▶台灣曾是全球第一的養蝦王國!水試所「養殖場示範計畫」如何助30年一蹶不振的產業重返榮耀?
▶認識養殖水產品必檢的三種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