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改場攜手西湖鄉龍洞社區與西湖鄉農會,將當地原本頭痛不已的文旦果樹枝條再製變成「生物炭」,再搭配經過腐熟技術的牛、羊糞便,搖身一變變成上等黑金「有機質肥料」,解決農藥廢料問題,同時產出能夠改良酸性土壤的「有機質肥料」!
整理=編輯部
廢料加值變黑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栗農改場)與西湖鄉龍洞社區及西湖鄉農會共同合作,以龍洞有機園區為示範主題,將原本令農民頭痛不已的果樹枝條搖身一變成了高利用價值的「生物炭」,搭配牛、羊糞便經腐熟技術變成上等黑金「有機質肥料」,為農業剩餘副產物加值,成為苗栗循環農業典範。
廢棄文旦果樹枝條製成「生物炭」 搖身一變成為最佳肥料
苗栗場表示,西湖鄉是文旦重要產地之一,一年產生300噸以上的果樹枝條。大量的果樹病枝處置問題,常讓農民苦惱兩難,若將病枝堆置在田間,恐因未確實清園導致病蟲害防治策略破功,而露天焚燒則會衍生環境問題;其中牛、羊糞便等農業副產物,也可能因量大及運輸而產生汙染。
因此,為解決農業廢料問題,苗栗場與當地農會及社區青農盤點資源,在園區內建立循環農業模式,於冬季收集廢棄果樹枝條,經過曝曬、粉碎及炭化後,製成「生物炭」,不僅體積只剩下原本的3分之1,還可施用於田間,提升土壤肥力,改良酸性土壤,同時也是碳平衡的重要措施;另外,將牛羊糞有機質肥料混入生物炭後,也可降低成本,增加賣相。
羊糞添加生物炭簡易堆置發酵後,腐熟度達100%。(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生物炭可增加土壤保肥、保水力
苗栗場指出,動植物或能源的碳排放,最後需靠植物將碳固存而平衡,如果最終又被分解或燃燒,就不再有碳平衡的可能。而生物炭不易分解,可將碳固存於土壤達數十年至數百年,不僅增加土壤保肥、保水力,減少土壤營養流失,並加強土壤通氣性。
而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青農們以地面蓄水設施、氣象資料站、自動水分感應器與灌溉設備等,配合苗栗場的液肥配方技術,克服氣候變遷,2020年收成的柑橘果實甜度大增,展現循環農業資材對作物營養的效能。
循環農業有相當多的面向及作法,歡迎有興趣者可洽苗栗場作物環境課蔡正賢副研究員(037)222111轉358。
生物炭對酸性土壤改良功效明顯。(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動物吃蟲蟲飼料也能救地球!循環經濟的最佳體現!
▶使用農藥化肥的慣行農法真的好嗎?有機專家提出3大疑慮
▶【食聞】用效率改變未來!讓作物育種不再曠日廢時的新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