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世界各地因為食物過敏而引發爭議甚至悲劇的案例層出不窮,長年以來甚至不減反增,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能以何種方式因應,是餐廳業者以及外食消費者雙方都需要審慎思考應對的難題。
撰文=Ina Yang
對於有食物過敏的人而言,外出用餐很可能是一件負擔,嚴重的話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某特定食物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在嚴重的過敏病例中,即使只有一點會引發過敏的食物殘留都會導致身體不適。
如何避開餐廳常見過敏食材,是食客和業者共同難題
根據英國媒體BBC報導,全球患有食物過敏症的人數眾多且持續增加,整個歐洲有2%的成年人對特定食物過敏,英國和澳洲則分別有7%和9%的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食物過敏。拉回亞洲,南韓成均館大學醫學院調查顯示該國5.3%的新生兒患有食物過敏;台灣榮民總醫院亦做過食物過敏調查,其中6.4%的成年人有食物過敏反應,4到18歲的兒童則有7.65%患病,該調查證實不同年齡層會對不同的過敏原產生反應,且根據相異的食物會出現相對應的症狀。
一般常見的過敏原有牛奶、雞蛋、花生、核桃、杏仁、芝麻、魚類和貝類等,要如何在餐廳避開這些食材,成了食客和業者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題。
如何避免在用餐過程中發生食物過敏狀況,成為用餐顧客與業者雙方共同面對的難題。(圖片來源:Nom Magazine提供)
使用有顏色的盤子區隔特殊飲食,仍須雙重檢查
2014年,澳洲的Barry Hickey在妻子Ruth誤食乳製品而過敏去世之後,致力於改善澳洲過敏症患者的處境,他希望餐廳能使用有顏色的盤子盛裝客製化的無敏料理,降低出錯的可能性。Ruth生前數10年都極力避免食用任何會引起過敏的乳製品,卻因為餐廳服務生和廚房間溝通不良的疏失,提供她含有羊奶起司的北非蛋料理(shakshuka eggs),導致她因為嚴重過敏死亡。
妻子過世後,Barry和他雇用的律師事務所Maurice Blackburn Lawyers認為:餐廳必須用雙重檢查機制來防範這類失誤,意即防止餐廳將錯誤的盤子端給有特殊需求的客人。當餐廳用有顏色的盤子出餐,就代表他們已經準備好滿足客人的特殊飲食需求,並且規定每道料理都單獨上菜,客人用餐前也要再次確認餐點是否符合需求。
然而澳洲餐飲業協會(Restaurant & Cater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執行長Wes Lambert卻質疑用顏色區分盤子的方式,他認為若明文規定使用有顏色的盤子盛裝無敏料理,那當餐廳裡特定顏色的盤子用完後,即使餐廳有能力提供無敏料理,也會因為沒有盤子而只好婉拒客人的需求。
食物過敏卡片、強制參加過敏培訓,都是可以嘗試的方式
澳洲過敏反應協會(Allergy and Anaphylaxis Australia)執行長Maria Said則認為彩色盤子只是防範過敏者誤食的其中一種方式,她提出食物過敏卡片(allergen cards)的想法,消費者可以印出自己的過敏原,並於點餐時由服務生轉交給廚師;而當服務生將餐點端上桌時,這張卡片必須一併交還給顧客,並再次和顧客核對餐點及其過敏原。Maria也強調所有餐飲業從業人員都必須強制參與過敏培訓,就像他們必須負起提供酒精飲料的責任一樣。
澳洲政府也針對食物過敏進行研究調查,盼能更了解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過敏的影響及政府是否有進一步的措施使過敏患者的生活更輕鬆,同時也審視食品安全流程是否嚴謹。
台灣已強制在包裝食品上標示過敏原,對餐廳則尚無規範
台灣政府在2018年將過敏原強制標示項目從6項增加到11項,並要求產品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都要在外包裝標明過敏原,讓消費者購買食品時能清楚了解產品內容。雖然對食品包裝有強制且清楚的規範,但目前台灣尚未對餐廳有明確的過敏相關法規,僅希望業者自主揭露標示食品相關資訊,因此食物過敏患者外出用餐尚需要自己多加注意,並與餐廳從業人員妥善溝通,避免發生憾事。
【本文獲Nom Magazine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呼籲餐廳業者有所改善,讓食物過敏者吃得更安心】
延伸閱讀
▶花生過敏可能被治癒!這種菌或將成為救星
▶亞洲人更容易對食物過敏 關鍵在於飲食習慣
▶預防食物過敏的方式,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