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臺灣的農藥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政府提出的「化學農藥減半」的政策該如何執行?面對農業永續的課題,臺灣應未來應如何逐步調整農藥的使用量與使用方式,透過產官學三方面的視角,來看看農藥管理使用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撰文=食力企劃
臺灣農藥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原因究竟是什麼?在農業永續生產的前提下,臺灣農藥管理將如何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植物防疫組組長陳宏伯、作物永續發展協會臺灣分會(Crop Life Taiwan) 理事長秦葆驊、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教授,以政府單位、產業界、學術界的三種不同角度,共同解析臺灣農藥的現況與未來展望,同時也打破農藥的常見迷思。
為什麼臺灣農藥用量這麼高?地理氣候、種植頻率都是原因
秦葆驊表示,臺灣氣候濕熱且地理環境獨特多元,使得臺灣的病蟲害樣貌豐富,防治難度高;且農民為求生活十分努力,農地耕種次數頻繁,土地複種指數非常高,有些短期蔬菜、瓜果類,一年耕種達4次以上,相較於種植次數少、病蟲害單純的溫帶地區來說,單位面積農藥用量自然較高。
農民靠種植作物賺錢,使用農藥是為了保障收成與品質,確保收入穩定。購買農藥、找人代噴都是農民的支出,因此若非必要,農民不願意大量用藥徒增成本。顏瑞泓點出另一原因:「臺灣從農人口老化,為了節省人力,使用農藥來防治病蟲害相對來說效益較好。」但他強調,使用農藥雖有必要性,但不能將必要性作為大量使用的理由,仍須確認使用原因與是否有過量或錯誤用藥的情況,減少農藥過度使用。
法國早就失敗的路,臺灣為何堅持前行?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是臺灣農業永續必經的道路
早在2007年法國即推行農藥用量十年減半政策,最終宣告失敗;臺灣則於2017年時宣示化學農藥十年減半的政策。已有前車之鑑,臺灣為什麼仍然堅持?陳宏伯說,農藥並非只是政府、農民、農藥產業三方的事,亦涉及消費者健康、環境保護等多種層面;國際間對於農業永續的重視度持續增加,臺灣自然也必須努力跟進。
要打造永續農業環境,病蟲害防治必須合併多種策略來減少農藥造成的環境影響,陳宏伯細述多項政策行動:「持續推動與加速非化學防治資材的登記與推廣、鼓勵使用和開發生物性防治資材,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鼓勵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讓化學農藥在整體農業的占比逐年降低。」透過政策並行來達到農藥減量的目標。
秦葆驊則認為,農藥十年減半的真正用意,是讓農藥使用的整體風險降至最低,而新農藥的適時引入也很重要:「讓高風險、毒性強的農藥趕快退場,比以前更安全、更好、用量更低的新藥能加速引入。若新藥不進,老藥又拿掉,無藥可用會造成農民很大的損失。」
追蹤追溯、改善標示,現行政策持續提升用藥管理
為掌控農藥流向、提升管理效率,防檢局持續加強農藥追蹤追溯,現已規範農藥業者必須呈報販售資料。陳宏伯說目前呈報率已達9成5,追蹤追溯的資料不只用在掌控農藥流向,還能整理出病蟲害流行區域,幫助掌控全國疫情,作為地方防疫參考。
為降低農藥抗藥性與使用者暴露風險,農藥標示更持續改進,增加危害防範圖示、對蜜蜂或水生生物的毒性圖示、農藥作用機制圖示等,讓農藥的用法更一目了然。此外,陳宏伯表示,政府希望建立消費者對於農民合理用藥的信賴與肯定,因此政府未來對於違法者也會嚴格執法:「未來我們計畫讓地方政府對違規使用情況加強裁罰,將輔導、裁罰兩種方式雙管齊下。」
農藥未來發展若要更好,就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植物醫師」制度是未來推廣農藥正確使用的重點之一。顏瑞泓說:「農民不一定能判別病蟲害的種類,而農藥店往往經驗多於專業,因此未來希望導入植物醫師在各鄉鎮中,協助診斷病蟲害、提供正確用藥處方與建議,藉此提升臺灣用藥的方式與環境。」現階段防檢局已針對販售業者提高學歷門檻、增加在職訓練時數,希望讓防治建議能更趨正確專業。此外,亦研擬農藥的課稅制度,由價格面直接影響農藥的使用。
秦葆驊認為,理想的用藥環境需要大家的努力:「整體用藥的風險控管在一個合理範圍內,是大家追求的目標。」讓農民有法可依、政府得到大家的理解與信任,消費者對農藥有正確的認知,才能讓農藥的未來更加安全與明朗。顏瑞泓則呼籲農藥業者應負擔社會責任,現今社會期待業者面對農民時提供正確用藥方法與處方,讓正確的藥劑使用於正確的作物上、防治正確的病蟲害,而不是賣越多農藥賺越多收益的舊思維。
陳宏伯則再次強調,大眾應正面看待農藥的使用,政府會持續推動其他非化學性的防治資材、搭配人員的訓練、法規的配套措施,讓農藥使用量逐年降低,以達成農業永續的理想目標。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食聞】農藥該如何合理使用才能兼顧生產與生態?
▶【食聞】少量作物用藥的救星! 農藥延伸使用讓農藥審查與管理更有邏輯與系統性!
▶【食聞】聰明用藥減少農藥抗藥性 4大重點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