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栽培開始馬鈴薯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初期,一說是經1580年由長崎傳入,另一說在慶長(1596~1610)期間由荷蘭人經長崎傳入。
撰文=王三太、林照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荷蘭人約翰.斯特勞斯(John Struysl)1650年在台灣的觀察,提到「台灣非常富庶,其中最富庶地區是大肚王國(the King of Middag,位於中部),出產水稻、小麥、大麥⋯⋯薑、糖,許多果樹與水果,包括柑橘、檸檬、香水檸檬、石榴與番石榴,洋香瓜多而且美味,西瓜與南瓜非常好吃而且多汁,此外還有種『馬鈴薯』、甘藍與朝鮮薊(artichoke)⋯⋯」因此台灣栽培馬鈴薯可追溯至17世紀初期。
中國最早栽種紀錄可溯及17世紀 土豆、洋芋、馬鈴薯等名稱多樣
而日本人有一說是1580年由長崎傳入,另一說在慶長(1596~1610)期間由荷蘭人經長崎傳入。中國的最早記載是康熙39年(西元1700年)福建的「松溪縣志」記載馬鈴薯,但有學者認為這應是黃獨(Disorea bulbifera)。
根據何炳棣歸納1755~1929年馬鈴薯在河北(1篇)稱為「土豆」,湖北(13篇)稱為「洋芋」,湖南(3篇)稱為「洋芋」,四川(17篇)稱為「洋芋」、「羊芋」與「陽芋」,山西(1篇)稱為「陽芋」、「山藥蛋」,甘肅(3篇)稱為「羊芋」、「土芋」、「土卵」、「土豆」,福建在1903~1929年不同縣誌稱為「馬鈴薯」(2篇)與「洋薯」(1篇)。由不同縣誌看來,馬鈴薯的主要栽培地區也如原產地,在不易有其他穀物生產的山區種植,且具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特性,因此能在中國立足。
因為健康種薯系統建立 台灣栽種面積近年略有增加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12年的統計,中國馬鈴薯的總產量8千7百26萬公噸,全世界最高,約為第2名印度的2倍(4千1百48萬公噸),約為第4名美國的4倍(2千99萬公噸)。台灣目前栽培馬鈴薯面積近5年(2011~2015年)平均是2143公頃,較1988~2002年平均1628公頃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
一、馬鈴薯生育期間短(約90~110天)
馬鈴薯生育期間短(約90~110天)適合第2期水稻與第1期水稻之間時間並不長的裏作栽培,如歐洲早期馬鈴薯栽培融入其穀類作物的休耕年,台灣的馬鈴薯則成為水稻栽培制度下的裏作蔬菜栽培。它的優點是水稻後旱作的雜草較少,限制則是生育日數以90~110天品種較適合,超過的品種較不易接受,而歐美品種有的甚至達140天,因而限制了其產量。
二、健康種薯制度建立
馬鈴薯以種薯無性繁殖,如果種薯因為感染病毒、青枯病、輪腐病、黑痣病等病害,雖不會全部死亡,但會造成田間生長勢差與缺株,產量逐年下降,稱為「退化」。為預防這種情形,會先找到與確認健康的植株,或利用組織培養配合熱療等措施去除病害建立健康母株,再以組織培養繁殖,前面世代在溫室與網室繁殖,配合檢測建立健康種薯。
或許有人問為什麼不用組織培養的苗直接生產,因為繁殖的倍率低,成本太高,另外組織培養苗的第一代往往只生產出多而小的薯球,並不符合商品規格。此外,繁殖代數太多,易感染病害,各國都是以限制繁殖代數來降低風險,在健康與成本考慮下,一般栽培是繁殖第4~6代的薯球供農民種植。台灣目前已建立制度,而且有認證單位,由栽培面積增加,可見制度建全,產業往正面發展。
三、機械化程度高
台灣農民的平均年齡高,馬鈴薯作畦、施肥、定植、覆蓋一貫作業的曳引機日益普遍,中耕機也普遍應用,噴藥可以請人代工,採收時已改利用收穫機挖起,但因牽涉選別與捨棄感病薯與破損薯,機械挖起後主要還是靠人採收,但有專業採收集團,不需煩惱。需特別注意的是水分灌溉的時間與量的控制,噴藥的種類與時間的決定,因為省力化,所以種植意願高。
四、有效萌前殺草劑的使用
台灣栽培除利用水稻後減少雜草外,與世界先進國家一樣利用滅必淨(Metribuzin)、施得圃(Pedimethalin),配合中耕覆土措施進行雜草控制,幾乎不用再人工除草,因而降低栽培勞力與成本,提高了農民種植的意願。
五、冷藏庫的應用
蔬菜有「菜金菜土」的說法,量少貴如金,量多則賤如土,馬鈴薯的供應鏈常自豪不需政府出面補救過量問題,因為台灣本土馬鈴薯在採收後,經冷藏可視情況釋出市場。一般冷藏至每年6~8月可以在不影響品質下供應市場,9~12月初則仍需依賴進口馬鈴薯。
六、消費人口與習慣的改變
台灣近年洋芋片的消費量有增無減,雖然有許多人口外移至中國與東南亞,但東南亞也有許多人在台灣工作,而其消費習慣是吃較多的馬鈴薯,市場需求因而提高,使馬鈴薯栽培面積增加。加上氣候變遷,蔬菜價格波動大,馬鈴薯價格較便宜,因而有利於其產業的發展。
但由於水分含量高、檢疫病害問題、單價低、冷藏成本高等因素,馬鈴薯鮮薯較偏向在地化產業,種薯則可能高度競爭,因具有單價高的特性。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台灣冬季生產的種薯如果能拓展至中國北方、菲律賓、越南、印尼與泰國的高冷地春至夏季使用,甚至在自然休眠狀況下,不需冷藏可耐2~3個月運輸與貯藏後馬上種植,彼此成本都是最低,何嘗不是台灣的另一次機會。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網站,原文標題:美洲來的窮人救星–馬鈴薯,發表於2017年6月。】
延伸閱讀
▶馬鈴薯如何影響戰爭 改變饑荒與歷史?
▶世界4大糧食作物:馬鈴薯的種植起源
▶為何馬鈴薯發芽不能吃,地瓜發芽卻能吃?
參考資料:
▶何炳棣(民102)附錄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摘自:「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頁473-520,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賴瑞、查克曼〔著〕、李以卿〔譯〕(民99)馬鈴薯,藍鯨出版,台北。
▶Cambell, W.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pp. 251-257. Kergan Paul , Trench, Trubner & Co. Ltd., London.
▶McNeill, W. (1999) How the potato changed the world’s history. Social Research, 66(1), 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