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利用菱角殼製成生物炭,增加作物產量,把原本的小廢物變成循環經濟,更推廣食農教育,期望能提供幫助,為地區創生燎燎星火永恆不滅。
撰文=陳怡樺、陳郁玲(合作社故事採集者)
「生物炭」(Biochar)是什麼呢?根據國際生物炭倡議組織(IBI)定義,是指有機物質在密閉低氧環境中,經加熱分解產生的固態物質。「菱殼炭」是利用利用高溫低氧的上方點火法(Top Lit Updraft,TLUD)將菱角殼製成生物炭。研究結果顯示,菱殼炭的結構纖細多孔,具有極好的吸附力,可封存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達數千年;應用於農業,在淨化水質上有顯著的效果,也能改善酸化土質、提升土壤保水能力;亦能增加作物產量。
聚焦,從找問題開始
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談到選擇社區合作社作為組織區民的方式,「社區合作社是新概念,要區長來帶。我的任務是把大家拉到這個平台一起工作。」顏能通認為,區的治理不只有建設,軟體也很重要。菱殼炭不只是社區產業,也是他的治理方向。
2018年4月鄰里合併,從13里減少為10個里,資源減少;再加上人口老化、負成長,學子到外地唸書,「現在少一個班等於少聘一個老師。」調任時,顏能通到每個地方走動,找產業、找學校聊天。「開始做烏金時,社區、學校、農民都開始出現危機感。」籌組合作社的關鍵是共同需求。「青農、里長、社區幹部的需求都不一樣,他們的共同點是生活在同一個社區裡,最了解在地的問題。」每一次與社區居民聚會,顏能通總是把對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菱殼炭對農業有什麼幫助?菱殼炭對學校有什麼幫助?菱殼炭對社區有什麼幫助?」他說,菱殼炭能淨化水質、土壤改良,切合農友的需要;適合當作環境教育的主題;更是解決官田區菱角的農業廢棄物問題的產品。
社區民眾正在為菱角剝殼。(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分工,從打破邊界開始
「走到今天這一步,絕對不是我當初能想像的。」顏能通說,一開始想的很簡單,抱著拼一下試試看能不能改變什麼, 失敗了也就這樣。「這是很新的試驗。社員以個人為單位,不是以社區為單位,社員包括里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校長、青農等有意願的公民團體組織人員。」顏能通說,每個社員代表一個組織,自己以個人名義加入。
選擇成立社區合作社的原因,是為了讓官田區的社區總動員。「菱角殼幾乎是官田區每個社區都有的廢棄物,過去的社區總體營造常著重在單一社區,做自己的事力量小,透過跨社區的概念,有共同主題和目標,分工合作。」顏能通談到,讓有意願參與的社區認股,合作社以固定價格收購菱角殼, 由公所派垃圾車收菱角殼,再派到社區進行加工,同時也為社區創造工作機會。
大批已經曬乾的菱角殼,準備送至原炭生產基地。(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
菱殼炭的製造過程不簡單。從菱角採收開始,經過剝殼、曝曬5至6天後,送至原炭生產基地─菱炭生活工場,以一千度的高溫悶燒50分鐘,菱殼炭再泡至水中淨化雜質,再曝曬一回合,製程耗時一、兩個月, 黑到發亮的「烏金」才大功告成。
「首先,盤點每個步驟,曬殼、燒炭、應用、銷售,確認分工再由社區認領。」每個社區扮演不同的角色,A社區負責載殼、曬殼,B社區負責製碳,C社區做社區園藝,D社區做吸附包包裝,F社區做社區料理,分工的過程當中以菱角殼(菱殼炭)為主體。
「如果沒有動機,硬性要求,容易受到排斥。」顏能通說,讓有興趣加入的里長、理事長主動加入,也會邀請適合的社區做特定的工作,如拔林社區的地理位置居中,空地多,又有關懷據點人力,特別邀請該社區負責曬殼。菱角殼染布、做吊飾,官田農會研發菱角茶包,繼續這些創意,「不是每件事情都從零開始,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他談到,跨域工作的概念較新,打破過去在單一社區做特定工作的模式,如官田社區的婆婆媽媽很熱情,喜歡社區園藝,鼓勵邁向社區廚房,利用大崎農林場的設備,社區媽媽的手藝獲得發揮。其實,最開始顏能通只是單純地想處理菱角殼問題,沒想到卻為社區產業找到創生的新活路。
「烏金和學校有什麼關係?看起來沒有關係,實際上是關係很深。」一直以來,菱角是官田國中環境教育的一環,而後,烏金也列入校本課程重要主軸。官田國中第9任校長陳文財對烏金合作社的理念很認同,也入社成為社員。2015年,官田國中安排種植菱角的體驗活動;2016年,與官田區農會、官田區四健會及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合作食農教育活動;2017年,和官田區公所合作社設置官田窯,讓師生體驗將廢熱回收來料理在地食材的概念。
2017年,李政憲加入團隊擔任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專案經理,成功大學化學系、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研究所畢業,因師長林弘萍的牽線而加入,並成立「那顆炭國際有限公司」負責研發和銷售。李政憲談到,傳統的觀念是企業賺錢回饋地方,但如果能在銷售同時,就為地方創造收入,不是更好嗎?這正是他對銷售菱殼炭產品的期待。
結束,是自立的開始
故事發展到2021年出現了一些轉折,在此之前,身為官田區大家長的顏能通扮演了運籌帷幄調度協調的角色。2021年4月14日,顏能通調任台南市東區區長。原任業務經理的李政憲更深入參與社務,2021年接下常務理事的重任。
無奈的是,礙於區公所和環保局為平行單位,業務非重屬關係,原由清潔隊協助清運菱角殼的業務,也在2021年告一個段落。2021年底,顏能通榮獲110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獲得一筆獎金。「在路上看到一輛掛著『售』的3.5噸貨車,正好符合合作社的需求。」李政憲說,區長把獎金捐給合作社買車,救了載運菱角殼的急。過去來自公部門的資源和支援逐漸減少後,「對合作社來說,是考驗也是預備自立的開始。」李政憲談到,過去承蒙產官學三方合作促成了合作社的誕生,2022年逐步走向自立。
2020年,搬到西庄和媽祖為鄰,「主委說,惠安宮的媽祖是從鹿耳門天后宮請來的,我家裡的媽祖也是。」李政憲笑說,也許冥冥之中媽祖把我引到這裡。「東庄和西庄是菱角的發源地,從種菱角、曬菱角殼、碳化後再回到農地裡,在同一個社區完成,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示範。」李政憲對西庄的想像更具體。「常聽人說,退休之後想做點什麼事。區長則說,為什麼不在還有一點影響力的時候來做呢?這樣速度不是更快嗎?」李政憲很認同。
分別與官田國中兩任校長互動,上一任校長陳文財重視食農教育,敬世龍則積極引入外部資源,「平常就在這裡,撥一點時間去。我在能力範圍內盡力幫忙。」往學校跑的時間越來越多,除了官田國中,也到隆田國小協助課後社團,李政憲說,透過自然科學連結烏金,讓學生透過菱殼炭學習自然科學,希望為在地提供教育服務。
根據英國合作社協會的定義,成立5年的合作社還很年輕,意思是變數很多、挑戰也很多。發展過程,需要更多的陪伴和支持,不論是外部還是內部。儘管一開始,是熱血的區長為了解決農業廢棄物而組成的合作社,搭上「地方創生」列車而緩緩向前駛,只要共同需求而在,社員心中的火不滅,能把菱角殼燒成烏金的這把火一定永遠興旺!
內容來源:《合作社不是福利社:18家合作社的在地實踐與創新力量》,商周出版。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吸引974個社區參賽共同角逐 共22個農村社區獲獎
▶超高齡社會再造竹林商機是否有機會?嘉義USR計畫攜手農民成為生態保育與綠金經濟第一陣線
▶MIT來台傳授創新秘笈 帶台灣食農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