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探索美味中的永續之道,Vegan Joy堅持彈性蔬食,帶您品味環保與健康的樂活滋味。
撰文=食力企劃
近年來,洪水、旱災等極端氣象事件頻傳,讓人們開始更注重「永續」,希望讓地球的健康維持得更長久,但您知道什麼樣的飲食方式是既能永續,又不需要太勉強自己的嗎?答案就是成為「彈性蔬食者」,適度為生活加入好吃、美味的蔬食產品,同時實踐永續理念。Vegan Joy共同創始人廖宇綺分享她的美味蔬食產品品牌,邀請您一起加入更永續的飲食旅程。
使用彈性蔬食者的飲食方式,更能維持永續飲食習慣
廖宇綺表示,「我對永續的議題很熱衷,但我自己也知道我有些喜好、生活習慣可能不是完全都很環保,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現比較能夠長期延續的,其實是作為彈性蔬食者的生活方式。」彈性蔬食者指的是以降低動物性食物攝取,提升蔬食飲食佔比為原則的飲食方式,不需嚴格限制動物性飲食攝取,選擇充滿自由度。
Vegan Joy全新推出植物香鬆牛蒡口味,主打無味精、無色素,純天然健康,為消費者帶來美味與營養的完美結合。(圖片來源:Vegan Joy提供)
綠色和平研究指出,一位台灣人一天不吃肉,就能減少2.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廖宇綺認為,如果要讓更多消費者投入永續行動,以任何年齡都會有的需求「吃」來下手,讓消費者偶爾選擇吃更永續的蔬食,就是最簡單的實踐方式。
只是目前市面上的永續、植物基產品,目標客群多以現有吃素消費者或歐美國家的vegan為主,傳統素食給人調味很重、太油、豆腥味很重的印象,植物肉則令人有過度加工的感覺,為了擺脫既有素食產品的沈重感,能夠吸引無肉不歡的消費者加入「彈性蔬食」的行列,Vegan Joy訂下開發產品的三個條件:「一、沒有任何動物性的成分,二、對人體沒有多餘負荷,不過度加工也避免食品添加物,三、產品一定要好吃也要營養。」
不計代價開發新品,Vegan Joy對產品的美味與永續超乎想像堅持
攤開Vegan Joy的產品清單,猴頭菇梅乾醬、香辣八寶醬、御賞XO醬、蔬果脆片、手撕厚切植物肉乾、牛蒡香鬆,每一款廖宇綺都如數家珍,充滿信心地保證絕對好吃、無負擔。但她分享更多的,卻是還在開發中,或甫開發完成等待上市的產品,像是冰淇淋、蔬食港點、香辣滷臭豆腐、古早味四神湯、南洋叻沙咖哩、純植物性保健品.....等,產品線相當多元。
Vegan Joy不懈努力開發多條產品線,每一款都以美味為核心,堅持無動物性成分與優良原料。(圖片來源:Vegan Joy提供)
問她不怕先公開會被同業抄走靈感?廖宇綺笑説:「我們在做的東西,很多人不願意去做,因為我們品牌理念對於產品的規劃非常苛刻,導致我們產品規劃和投入的模式在食品業來說,資金和時間成本非常的高。而且品項類別又廣,絕大部分的食品業者對於這樣的投資評估會較為猶豫」她說,財務常常追討進度,問她什麼時候產品才能上市回收投資?但不論開發投入多少時間成本,只要達不到Vegan Joy對產品要求的三大條件,廖宇綺認為作為食品廠家,必須花時間磨到更好,或忍痛放棄達不到要求的成品。
「我們現在的醬料,是找到第三個研發團隊才成功做出來的,前面的研發團隊磨合很久、做出來的產品也很好吃,但是食品添加物用得比較多,也沒辦法改配方,都已經測試8個月了,最後還是只好放棄......。」廖宇綺說明,另一項商品冷凍食品其中一家研發團隊,則是因為原料使用到無環保認證的棕櫚油和進口的蔬菜,找不到更永續健康、更穩定的原料來源,最後放棄不做。
Vegan Joy引領純素醬料潮流,與傳統不同,絕無多餘添加物,保證健康安全美味。(圖片來源:Vegan Joy提供)
除了在食品原料上要求永續,Vegan Joy也試著從更多角度來實踐永續目標,產品包裝使用環保材質、數位印刷與環保油墨、紙盒不上塑膠膜,讓包裝更永續環保,連廖宇綺的名片都只有數位名片,以減少紙材資源的使用 ,大量簡化包材使用,將友善環境,愛自然的理念融入在產品的方方面面。
2024年將開始大力推廣,Vegan Joy期待與更多消費者一起永續飲食
2023年Vegan Joy將心力主要投入在開發商品中,預計2024年開始會對產品做更多推廣,將完成的商品陸續上市,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永續飲食的機會,接著Vegan Joy也還是會繼續大力投入開發、支持台灣在地食材,讓更多不一樣的新品問世。
談起Vegan Joy的未來展望,廖宇綺一改爽朗輕快的語氣,冷靜低穩地說:「憑良心講,我很不認同很多台灣消費者覺得台灣在地的食品就必須便宜,不考慮優質無添加食品的成本,而進口的食品無論成分、原料的品質就應該貴,可是其實這些進口食品未必比台灣做得好,我想做台灣的優質食品打進國際市場。」走在本土食品產業,廖宇綺更想為台灣的食品爭一口氣,不只要在台灣賣好的永續食品,未來還要把台灣的永續產品推向國際,給更多人看到。
【本文由Vegan Joy專案委託製作】
延伸閱讀
▶植物基飲食風潮持續延燒!蔬食飲食需求高漲如何推動食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