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台灣擁有許多特有的飲食文化,清明節吃潤餅、端午節吃粽子、家有喜事吃紅龜粿等等,都與節慶脫不了關係,而除了「節慶食物」外,「辦桌」也在台灣的飲食文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撰文=陳玉箴
「點心」一詞在當代常指各種餅食類,但在20世紀中期之前,「點心」多是指3餐之間所吃、非正餐的簡單食物,且點心的食用時機與內容依經濟狀況不同。以鄉村農家來說,「點心」通常是指農忙時期因體力耗費巨大,常在餐間補充的食物,大多是為了補充體力的鹹食,不過偶爾也會在節慶或閒暇時吃粿類等。而都市人或富家的點心則是在接待客人或休閒時享用,種類較多。且無論何種點心,大多以米作為主要原料,包括把米磨成漿製成的粿或粄類,以及將米磨成粉狀後再製成的糕仔。
台灣節慶、節氣 與食物的關係
除了點心,台灣的節慶食物也與農家的生活節奏有密切關係,在最重要的傳統節慶農曆年,一年的農忙難得休息,也是 一家團聚時分,會準備大量糕粿粄類,如甜粿、發粿(發糕)、菜頭粿(蘿蔔糕)、包仔粿(亦稱「菜包」或「菜粿」)等。其他節慶或喜事也會準備紅龜粿,不僅作為重要的祭祀品,也是年節招待客人的食品或互相贈送的禮品。
此外,許多節慶食物與節氣有著密切關係,如清明以鼠麴草、糯米製成的鼠麴粿,及許多家戶常準備的潤餅(或稱春捲、 春餅、薄餅)。潤餅是以薄餅皮包裹多種菜料成餅捲後食用。各地潤餅材料與製法亦有地區差異,常見菜料如:豆芽菜、紅蘿蔔、豆干、肉絲、蛋燥、虎苔、大麵。台南七股地區常以豆腐乳塗潤餅皮,再包入豆芽菜、蒜、花生糖粉、豆薯、高麗菜、芹菜等。1970年代經濟改善後,也會加入肉、蛋、蝦仁等餡料。另外,端午節的粽子、七夕會吃雞酒油飯、軟粿。中秋節除了中秋餅以外,因為這天也是土地公生日,會準備「米粉芋」祭拜祖先與土地公,祈求祖先保佑獲得好工作。凡此種種,都標示著與土地、神、人的密切關係。
「辦桌」(pān-toh)台灣人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
除了節慶食物外,「辦桌」(pān-toh)是台灣社會中逢廟會節慶或喜慶婚喪時的重要節慶飲食方式,藉由籌辦豐盛宴席,不僅大飽口福,更能凝聚社群意識,或建立、鞏固社會網絡,同時展現自己的慷慨,甚至具有炫耀競賽與展示社會地 位、經濟能力的心理,具有多重社會意義。在多數台灣人的生命經驗中,特別是在物資不豐的歲月裡,辦桌的熱鬧與豐盛經常是共同的重要回憶,也因此時至今日,辦桌被視為台灣人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
為了凸顯節慶的重要性,辦桌的菜餚也與家常菜餚的清儉、少油大不相同,不但使用較多肉類,在烹飪上也有數道採用「炸」法,整體油脂量偏高,展現出節慶菜餚的「非日常性」。對參加辦桌的賓客來說,不僅可以藉此與其他同鄉、同族人士交誼,辦桌時難得的油脂香氣與珍貴的肉類佳餚,也補充了平日缺乏的動物性蛋白質與高熱量,是物資不豐時難得的味覺盛宴。
內容來源:《食農X實農:屬於臺灣人的食與農》,開學文化出版
審稿編輯:李若威
延伸閱讀
▶番茄醬怎麼在台灣普及起來?酸甜的番茄醬炒飯擄獲小朋友的心
▶什麼是庄仔頭總鋪師?早年只有少爺才吃得起 辦桌又稱「阿舍菜」
▶三杯雞來自江西?5位台籍師傅以「關鍵食材」證明源自台灣南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