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過去的韓國,牛肉曾是王族專屬的肉品,平民不得私自宰殺,直到18世紀左右,才有新年時平民私宰牛肉的紀錄。而後,牛肉成為韓國餅湯(即年糕湯)必放的肉品,餅湯計歲也成為韓國特色的飲食文化。
撰文=金東珍(韓國教員大學講師)
新年開始的正月初一,在朝鮮是相當特別的節日。這一天人們會做各種美味的肉食來吃,也會宰牛,大口吃牛肉。
新年一碗餅湯多一歲 入湯肉品必有牛肉味
在洪錫謨《東國歲時記》與純祖19年(西元1819年)金邁淳所寫的《洌陽歲時記》中,詳細記載了朝鮮新年正月初一的歲時風俗,裡面提到人們會煮餅湯來祭祀或接待客人。不僅如此,人們還會用「吃第幾碗餅湯?」的問法來問年紀。
在市場販賣的餅湯裡,一般都會放牛肉。洪錫謨寫到「白餅因細切薄入錢,和醬水湯熟,調牛雉肉番椒屑,名曰『餅湯』。」金邁淳提到在餅湯裡能「和以豬牛雉雞等肉」,雖然不是一定非放牛肉不可,但牛肉仍是餅湯中必放、最重要且普遍的肉。
那麼新年第一個節日—正月初一人們吃的餅湯裡,那些牛肉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可以從肅宗38年(西元1712年)金昌業所寫的〈歲時屠牛〉一詩中找到答案。
歲時十日放私屠,(譯註:指可未經許可而私屠) 血肉狼藉遍街衢。 沽譽之政胡不改, 始作俑者是凶徒。
當時屠殺的牛,竟然多到血肉狼藉遍街衢。這些牛肉當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來提升餅湯的滋味。
豐年開放平民屠牛 私宰牛肉漸成民間風俗
在18世紀初,朝鮮就已經有新年10天期間可未得國家允許而自由私宰牛隻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維持到19世紀。純祖13年(西元1813年),左議政韓用龜曾說:「歲時許屠至於三日。」
雖然看起來有某種程度的改變,但宰牛而食的確已經成為一種風俗。在牛禁令普遍實施的朝鮮,是從何時開始允許百姓為準備大年初一使用的牛肉而屠牛呢?金昌業並沒有寫明是誰允許的,在其他文獻中也無法確認。
包含大年初一在內的正月不禁止屠牛,這一點可以在孝宗元年的《承政院日記》中看到相關紀錄。
丙子胡亂前後實施的強制性牛禁政策,使得孝宗元年的牛隻數暴增,不過染牛疫致死的牛隻實在太多(推算約有50%暴斃),甚至多到要從蒙古進口牛隻,於是司憲府曾經強烈建議嚴懲屠牛者,但國王持不同意見,決定將屠牛視為慣例。
之後每逢牛疫流行或荒年,國家就禁止屠牛;如果是豐年,則允許百姓在新年時屠牛。於是新年來臨之際,市場便開始大舉屠牛,大量牛肉在此流通,牛隻價格因此下跌,牛肉價格也變得更便宜。
內容來源=《朝鮮牛之味:看牛肉如何餵飽一整個近代韓國》,臺灣商務出版
延伸閱讀
▶台灣乾式熟成教父陳重光:雖然不是牛肉屠宰國,也能造就數一數二的牛排
▶進口牛肉冷凍還是冷藏好?熟成為何能造就不同風味?
▶冷麵竟然不是夏季專屬?朝鮮歷代君王這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