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1990年之前,台北市城中市場是清朝開始在台北城中的攤商聚集區,北接大稻埕,西連艋舺,販售兩地商品,是當時台北第3大的商業區。

撰文=香老闆(triphome.jp創辦人)

150年前,城中市場是台北第3大商業區

1990年之前,台北市曾有「城中」這個行政區,轄區內有清末建立的台北府城,因而得名。城中市場就是清朝開始在台北城中的攤商聚集區,北接大稻埕,西連艋舺,販售兩地商品,是當時台北第3大的商業區。

城中市場夾在2個知名度很高的鄰居之間,分別是超過百年的重慶南路書店街跟博愛漢口的相機街。我的第一本國語字典,是姊姊牽著我的手在重慶南路上,邊吃著酒釀餅邊散步買到的。也曾經陪著舅舅在漢口街買了我人生看到的第一台萊卡相機,當然那個時候完全不理解萊卡跟柯尼卡有什麼差別。

重慶南路囊括台北超過60%的出版社、書店

1915年,當時台北最大也最現代化的書店新高堂於府前街(重慶南路一段)上開業,挑高明亮的大廳,店內書架林立,擺滿可以隨意翻看的書籍,在在都是當時的創舉。這間現代化的書店吸引人潮, 也吸引了其他書店相繼聚集,從此打開了重慶南路往後百年的書店盛世。

這條只有1.3公里長的重慶南路曾經開設了台北三分之二的書店跟出版社。在還沒有Google 的年代,重慶南路書店街是各種新知識的集中地,可惜現在重慶南路上的書店越來越少了。書店可是都市專屬的風景,有空多逛逛書店吧!

報社在過去是相機的最大買家

1921年開業的西尾商店位在新高堂對面,店主西尾靜夫原本在來台拓點的資生堂裡賣相機器材。在藥妝店裡賣相機,這模式也太有創意了。後來西尾自己創業,成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攝影用品店,而當年全台最大的報社《台灣日日新報》也在附近,報社是那時相機的最大買家,因而帶動相機聚落成形。即便網路商城已成當今生活最便利的購物管道,但若要買相機鏡頭,我還是會來相機街取經並試用。

以上圖片取景於城中市場及周邊街景。(圖片來源:商周出版社提供)

內容來源=《逛市場、呷小吃──滷肉飯、湖州粽、黑白切,品味老台北人的庶民美食與文化縮影》,商周出版社

審稿編輯:羅璿